Steam好评81%,这款沙盒考验创造力:造飞船探宇宙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GameLook报道/“沙盒”是近年游戏圈中的热词,但凡涉及到“沙盒”概念的游戏,或多或少都有着较为自由开放的玩法。有人认为“沙盒游戏”就应该是像mine craft那样有着近乎能建造一整个城市的强大建造系统的游戏才能叫“沙盒”,其实这种说法有点过于狭隘。“沙盒”本身并无确切的定义,但对于其本质人们却有个普遍的认知,那便是纯粹和自由。

“沙盒”的这种纯粹和自由来源于我们小时候天马行空的幻想和无限的创意,一如“沙盒”这个名称来由一样:孩子用沙构建自己理想中的小世界。这种儿时的幻想,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便成为沙盒玩法诞生的沃土。

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人的行为往往是对于欲望的替代性补偿。”这启示我们,一款沙盒游戏是否算得上优秀,关键在于它能否满足玩家儿时的幻想。在这个意义上,沙盒并不意味着“自由游戏”、“非线性”等,而是在于满足,而《nimbatus – The Space Drone Constructor》(尼姆巴图:无人机建造器,以下简称nimbatus)便是这样一款充满满足感的沙盒游戏。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幻想过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驾驶自己制造的各种飞船遨游太空展开冒险,在《nimbatus》这款游戏里,你将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nimbatus》是一款沙盒模拟生存游戏,由来自瑞典的10人独立工作室Stray Fawn Studio研发,而他们目前只开发了两款独立游戏,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小众工作室。游戏已于5月14日正式在steam与玩家见面,目前国区优惠价52元,美区优惠价14.99美元,销量约5万套,好评率81%。

游戏此前采取预售的形式发布EA版本,由于游戏内容不完善,销量并不佳。在正式版上线的当天,游戏在线人数突增,这表明玩家对游戏的期待值依旧非常高。为何一款模拟向的游戏会引起人们如此高的关注?

PV视频:


硬核:气得令人拍键盘的建造系统

试玩视频:


作为一款2D沙盒模拟游戏,《nimbatus》本身并无太多的剧情可言,游戏的背景设定在太空,而玩家将扮演尼姆巴图这个史上最大移动无人机工厂的舰长,依靠各种功能各异的无人机来探索广阔无垠的宇宙,在拥有不同生物群落的完全可摧毁的行星之间进行探索、生存。

与mine craft等沙盒游戏不一样,《nimbatus》虽然也把复古作为游戏美术风格要素,但相较于mine craft那种像素风的沙盒游戏,《nimbatus》采取了更为精细的复古卡通风格作为自身的美术风格,画面表现可以说更为优秀一点。

另外,由于游戏背景设定在太空,所以背景色自然以黑色为主,但黑色的背景丝毫没有降低画面的表现力,反而使得画面色彩在黑色的衬托下十分显眼,再搭配上各种爆炸的细腻粒子特效,似乎给人一种在放烟花的感觉。

美术风格在沙盒游戏中基本大同小异,真正区分两款沙盒游戏的是其内核——建设与探索。建造是沙盒游戏的核心要素之一,一款沙盒游戏倘若没有一个强大的建造系统,那可玩性便会大大降低。

如今市面上的沙盒游戏大多注重外部结构的简单拼凑,鲜少有游戏注意到游戏内部结构的联系。如mine craft的基本玩法便是把一个个方块堆积成房屋,尽管游戏中存在着些许动力学的设定,但并不深入。而《nimbatus》则是少数注重游戏内部结构建造的沙盒游戏。

在游戏中,玩家想要探索未知的太空,首先第一件事不是开飞船(无人机)打怪,而是需要亲自制造出一艘属于自己的的飞船,而这也是游戏最具可玩性的点。飞船的制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称为无人机部分,这部分要求玩家利用无人机部件建造飞船的主体,另外一个部分则是武器工坊,这是调试飞船武器系统的部分。

《nimbatus》有着非常强大的建造系统,仅无人机部件,开发团队便设计了如基本部件、电池、推进器等10种分类,而每种分类下又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材料,据设计团队透露“游戏内搭载了超过75个物理模拟部件以供玩家建造无人机。”如此繁多的材料,使得《nimbatus》成为了大部分人眼中的“劝退游戏”。

但开发者的“劝退操作”还远远不止这点,除了丰富的组装材料外,玩家想要顺利制造出自己第一艘飞船,还需要明白不同配件之间的安装规则,倘若安装的顺序或组合不符合游戏内的规则,比如在安装加速推进器时,玩家没有添加燃料,部件组合好但没设置开关按键以及按键上发生冲突等。这种情况系统会在画面上方进行报错。这时玩家要细心查看警告,不可强行组装,否则可能会发生飞船原地打转,或无人机一发动攻击便直接自爆等船毁人亡的事故。

当然,毕竟是玩家第一次自己制造飞船,匆忙上路可能太过危险,而开发团队就细心地为玩家引入一个测试系统,在造好飞船后,玩家可以在测试环境中进行飞船的飞行测试。另外系统还允许玩家调出虚拟的敌人来测试无人机武器的威力,玩家的飞船究竟经不经得起敌人的“蹂躏”,一试便知。

游戏的建造规则确实有点复杂,虽然开发者细心地为新手玩家设置了8个新手教程,但这样的规则还是令许多新手吃不消。然而有新手自然也有高手,《nimbatus》中高玩依旧是存在的,看看那巨大的蜈蚣飞船,宏伟的陆地坦克、迅捷的穿梭机……这些令人赞叹的作品确实让许多第一关都“难顶”的新手感到有点被“冒犯”到。

但其实在早期的版本,设计团队是允许新手玩家从多个预设好的默认无人机中进行选择,作为构建无人机的起点。但最终设计师还是“砍掉”了这个设定。

至于为何要删除这个功能,团队解释道:“这导致了玩家缺乏创造力并且总是制造类似于我们提供的无人机。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删除了该功能,让玩家从头就开始完整的构建无人机。这样他们就不会受到我们预先设计的无人机的影响或限制。”

除了复杂的建造系统外,游戏本身也具有较高的可玩性。

游戏本身设定了3中不同的模式以供玩家游玩,不同模式给予玩家的体验也不同。在生存模式中,玩家需要从从六名风格迥异的舰长中,挑选一名,在宇宙中穿梭,攻坚克难,扩充武器库;

沙盒模式则需要玩家发挥无限创造力,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游戏参数,创造专属无人机来征服宇宙。

此外,游戏还有一个竞技场模式,玩家可在里面展示自己的“真才实学”,带上自己心爱的无人机在相扑、竞速、搏斗和捕获等竞技场中对战其他玩家。

众人拾柴火焰高

开放的世界和超高的自由度集于一身的《nimbatus》,为Stray Fawn Studio这个不知名的小独立工作室赢得了众多奖项。2018GDC BEST IN PLAY大奖、2018GDC BEST PITCH大奖、2019腾讯游戏创新大奖等奖项的获得便是对团队最好的告慰。

但其实在荣誉背后,很多人不知道这游戏其实已经研发了7年之久。而《Nimbatus》最初只是开发团队程序员兼合伙人 Micha Stettler 在2013年的一个业余爱好项目,由于当时正流行《Minecraft》和《Terraria》这两款游戏,这给了 Micha 灵感去创造一款具有可毁灭地型的游戏原型,也就是现在的《Nimbatus》。

但当时的Micha Stettler其实拥有一份十分高薪的、稳定的工作,而《Nimbatus》的研发存粹是工作时间之外的小兴趣。但当《Nimbatus》的研发逐渐深入,Micha Stettler决定辞去自己的工作,创办一家游戏工作室来完成他非常喜爱的Nimbatus游戏。而事后他也打趣地说道“我可能再也赚不到那么多钱了。”

改进后的《Nimbatus》增加了一个系统,使得玩家可以制造自己的无人机,在可毁灭的土地上自由探索。但在研发过程中,开发团队却从未从预设具体想要呈现的游戏特性,只是任凭感觉在游戏原型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游戏机制,然后经过测试留下最优的。

《nimbatus》的优秀设计除了归咎于受到了许多优秀游戏的灵感启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便是开发团队十分注重玩家对于游戏的反馈和建议。为了尽可能地收集玩家的反馈信息,团队不仅充分利用Facebook 或 Twitter等社交平台,还使用在线论坛来收集反馈。而据开发团队透露,论坛上收到的反馈比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得到的更加详细和有价值。

另外团队还为游戏开发了一个系统,用以获取玩家对于新的无人机部件或功能的意见。在该系统里,玩家也可以赞成或反对其他玩家的建议或是直接给设计师提出自己的想法。该系统使得设计师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玩家最想要的功能和部件。

结语

《nimbatus》的研发故事其实是具有启示性的,在游戏市场早已成为红海市场的今天,开发者对于游戏玩法的创新越来越困难,能抓住玩家感受的游戏变得越来越少,倘若开发者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路径变得越来越窄,那为何不把创造的权利下放到玩家手中,与玩家协同创作?

“协同创作”模式其实在互联网上早已有例子,比如维基(Wiki)系统。Wiki是一种在网络上开放且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允许一群用户对统一文本进行创作用,既减轻了团队的工作量,也集纳了众人的智慧。

“得玩家者得天下。”已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如今在游戏开发的过程中把创造权力让步给玩家的可谓少之又少。如何把玩家纳入到游戏创作的过程中来,增加玩家的参与感,是开发者未来需要着重思考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0/05/38619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