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打游戏算躺平么?风口浪尖的“躺平学”得罪了谁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GameLook报道/一如当初席卷全国的佛系风潮,如今信奉“躺平学”的年轻人开始越来越多。在微博、抖音、B站等各大平台,这群青年或是抱怨996、内卷的环境,或是投身咸鱼般的生活、迅速躺平,也因此被网友奉为“躺平学大师”。

当然,这类不被主流认可的生活态度自然也难逃被声讨的命运。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下,随即登上了舆论的风口。而在近日,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有关“年轻人躺平问题”的发言,也再次将这一话题带到了风口浪尖。

5月30日,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俞敏洪谈到年轻人躺平时表示,他们这一代企业家要激起年轻人奋斗精神,不能鼓励打游戏、借款消费,而是为中国创造财富。俞敏洪直言,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

不出意料,俞敏洪发言中对于“躺平”一词的简单定义,以及单纯将躺平等同于打游戏等发言,随即引发了全网热议。不到两天时间,#俞敏洪称年轻人不能躺平#的话题就在微博获得了近2亿的阅读。

年轻人喜欢玩个游戏、减压下生活压力至于上纲上线么?

一边是年轻人夸夸其谈的“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另一边则是主流媒体口中的“认命可以,躺平不行”。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下,国内网民心向往之的躺平哲学,真的是外界眼中的“洪水猛兽”吗?

想要躺平的年轻人偏偏不被允许

月17日,ID名为“好心的旅行家”的网友,在贴吧分享了自己的躺平经历。他在文中关于“为什么要给明明毫无意义的存在找一些亢奋呢?”、“我不需要为任何人做事。我有时会躲在某处看着那些忙碌的人发笑。”等颇具生活哲学意味的发言,引发了大批网友认同、并迅速破圈。

一时间,继全行业“内卷”后,微博、抖音等各大网络平台再刮起了一股关于躺平学的新风潮。

但很快,不想内卷、不愿当“韭菜”的年轻人便遭到了多方炮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首先发文称,内卷是教育的筛选功能,“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而后湖北电视经济频道也发表评论“认命可以,躺平不行”;同时新华网转载了《南方日报》一篇题为《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的文章,直言在压力面前选择“躺平”不仅不正义,还是可耻的,并直接将其称作没有任何价值的“毒鸡汤”。

直至几日前,俞敏洪在演讲中再次提到:“年轻人不能躺平,不能鼓励打游戏”等言论,又一次引发争议。但面对扑面而来的批评声,这群年轻人反倒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把生活过的越来越有压力,还不如躺平别卷。”

他们毫不避讳地谈道,如今再提及成就感已经不单单来源于工作。与其面对越来越大的内卷压力,还不如选择拥抱“懒惰”。

在GameLook看来,各执一词的双方其实是对“躺平”本身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躺平=不奋斗?年轻人并不这么认为

事实上,双方争执核心更多是关于“躺平是否等于放弃奋斗”。

在主流观点看来,当下年轻人的确面临着父辈不曾遭遇过的巨大压力与困惑。然而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便是认清生活后依旧热爱生活。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困难,比起被“丧文化”所左右、嗟叹抱怨,不如正视压力奋起直追。

正如《“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一文中提到,“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尤其是在发展愈发迅速当下,更需要年轻人拥有奋斗向上的精神。

与之相对,年轻人则认为“躺平”并非简单指代拒绝一切奋斗。而是对于努力后无法获得相等价值回报后的一次自嘲,也是对整个社会不公平的无声抵抗。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生育率升高?然后韭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工资都不涨?然后只要求年轻人奋斗,跟青年一讲就OK?不会吧?不会吧?”有意思的是,各大平台内不少网友直接开启了“阴阳怪气”模式,直面主流声音的问责。

显然回应的是白岩松老师的发言

当然也有网友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躺平。“下班了不加班是不是躺平?不义务为企业付出是不是躺平?严格按照分工不去做职务以外的工作是不是躺平?如果这些是躺平,那么我们在依法躺平。”

不难发现,大部分年轻人并非不愿奋斗。只是在996、房价、内卷等愈发艰巨的社会压力下,努力却又苦寻不到出路的年轻人转而渴望以一种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对愈发无奈的社会现实进行反抗:

“年轻人非得把自己累死在岗位上才叫奋斗?非得在好不容易能够休息的时候,还得打打零工才叫充实?得,我就躺着了。”“当房价变得那么遥不可及的时候,年轻人想着想着就通了,躺。”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生活的方式,过去对奋斗的定义并非完全适用于今天。“我们又不是无所事事,一直都在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用舒服一点的方式提升自己有什么问题?”

换个视角来看,这群嘴上喊着躺平的年轻人其实也没有真正的“躺平”。

有网友坦言:“绝大多数只是嘴上说说躺平罢了,看看人口流动就知道,北上广深等发达沿海地区的人口还是持续流入的。”再联系起此前屡屡传出的猝死新闻来看,如今并不乏愿意奋斗的年轻人。只是在避无可避的工作压力、以及多次接受这些不幸消息后,少数人开始追寻另一种同样乐观的生活方式。

一名常年保持996节奏的员工就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996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超长的工作时长,而是我必须像一个手机一样,一直处于待机的状态。”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不仅让他脾气愈发暴躁,也使得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最终也令他不得不离开高强度的公司,转而寻找一个相对慢节奏的工作。但恰恰是在进入另一个环境后,也让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

与其一味批评,不如创造公平奋斗环境

回到最初的话题,首当其冲引发争议的便是:“激励年轻人奋斗精神”与“不能鼓励打游戏”之间其实并不能划等号。在不久前的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上,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已经提到,游戏正在成为一种“超级数字场景”,除了令人愉悦的体验,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着更加丰富的价值与可能。

例如,当时公开的《巴甫洛夫很忙》、《雁丘陵》、《健康保卫战》、《小鹅科学馆》四款游戏,便是分别围绕脑力认知训练研究、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大众健康知识科普、自然科学趣味教学等方向进行探索;同时发布会也公布了开展航天科普传播的《数字航天员》等等。

究其根本,这份观点存在的背后依旧是对游戏的意义持消极态度。但这样片面的、落后的认知显然是不负责的,而且将这种错误的判断简单延伸至“躺平”概念、乃至于对当代年轻人的抨击同样是不够客观的。

单从字面来看,“躺平”的确有一些消极的味道、不应该提倡。不过与此前的“丧文化”、“打工人”的社会成因相同:喊着“躺平”的年轻人并非真的放弃奋斗,而是囿于全力奋斗下、成功的几率依旧显得渺茫。一如居高不下的房价,有时甚至需要三代人才能拿下。也就不难理解,大批大批的年轻人选择利用“躺平”来对整个社会进行一次无声的反抗。

就连人民日报也在《偶尔“躺平”无妨 莫忘继续奋斗》一文称:做大蛋糕的速度变慢了,要得到一块蛋糕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偶尔“躺平”倒也无可厚非,就像人疲惫了总要休息。

但严格来说,从此前的抗疫人员、边防战士中比例偏高的年轻群体来看,当代年轻人对于社会奉献依旧呈现积极参与的态度。但在不公平的“996福报”、教育成本、购房成本等压力下,却也只能以“躺平”的口吻自嘲,颇显无奈。

在GameLook看来,即使追求的躺平与主流价值观不合,如今的年轻人也应该获得选择的权利。尊重躺平,尊重不同,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对“躺平哲学”的完全肯定。不过比起一味地批评,不如问问躺平青年出现的原因,试着帮助这群年轻人真正解决房价等难题,为其创造更公平友好的奋斗环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6/44314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