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发声,央视连番报道,这个漏洞真忍不了!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60岁花甲老太太,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让腾讯陷入沉思。”

“史上最严防沉迷”正式实施后,最近,这样一则段子在互联网上疯传。而今天,腾讯也对此作出回应,网传图片不仅为真,并且从技术手段和实际验证结论来看,能17次通过人脸识别验证,系统认为确系“本人”在进行游戏。

不难看出,虽然最后仅仅只是一场误会,但未成年人通过冒名、顶替的方式绕过防沉迷系统的问题仍在一次次挑拨着大众的神经,成为“最严防沉迷”实施后的一个新话题。

9月9日,央视网再次报道了租售游戏账号店铺的问题。报道中称,部分商家店铺却进行着销售租赁游戏账号的业务,过程中并不会核实买家的年龄信息,明知买家是未成年人也不会劝阻,甚至将“无防沉迷”作为账号的卖点之一。

在视频中,一位受访的孩子表示,不能解开防沉迷的人只占一小半,绝对大多数的人都能解开。因为这一系列十分“接地气”的说辞,这则报道再次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官媒几度聚焦,租号已成防沉迷关键问题

实际上,这已经并非官媒首次报道“租号”“买号”的问题。

在8月30日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之前,央广经济之声《天天315栏目》、地方新闻栏目等都曾进行过相关报道。

而在“史上最严防沉迷”正式实施后,9月6日,央视网再次聚焦了相关的问题。报道称,记者在《王者荣耀》租号区,仅仅花费33元,便轻而易举的租到了一个不触发任何实名认证系统的账号。

针对央视的报道,腾讯在当日晚迅速作出了回应并表示,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与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并呼吁尽快出台相应法规,严格管制账号租卖行为。

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媒体聚焦,央视几度跟进报道,可见账号交易、出租似乎已经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成为了防沉迷新规实施路上的拦路虎之一。

9月8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对腾讯、网易等重点网络游戏企业与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进行约谈,其中就提到“租号”乱象的问题。

约谈指出各网络游戏企业、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刻认识严格管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决将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并强调,各网络游戏企业和平台要严格落实通知各项要求,不折不扣执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段时长限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约谈之前,一大批“陪玩”App先遭到下架,具体原因暂时还不得而知。

当然,在监管政策的高压之下,也能够看到不少相关的交易平台在主页贴出了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相关告示,并完善了实名信息认证的功能,甚至有的还设有了举报专区。

很多交易平台都贴出了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标识

不过,正如本次央视网快看所报道,仍存在着部分商铺存在着向未成年人违规提供租售服务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些存在于灰产平台上出售的账号分为好几种,一种为工作室注册,统一管理。另一种则为个人账号放置于平台出租或出售,在央视网快看报道中,一位租号商铺的相关人员称,如果能够联系到号主本人,也就能够进行人脸识别等一系列复杂的验证,从而绕过防沉迷系统。冒名顶替,也成为当下防沉迷监管中最棘手的问题。

“租号”问题要重视,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协助

随着舆论的发酵,防沉迷问题可以说受到了全网热议,如何解决也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9月4日播出的央广经济之声《远见》节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GameLook CEO 洪涛,也谈到了账号租赁相关问题。

刘晓春认为,游戏账号交易出租产业存在的时间很长,一些比较正规或专业的网站可能已经设有相应的实名认证制度,但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可能就会出现未成年人购买的情况。

她表示:“如果把未成年人防沉迷做的太严格,比如未成年人原来只能周末玩,但现在完全玩不了后,原来的游戏习惯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改变,可能反倒会刺激他更想玩,从而使得一部分未成年人去假冒身份,比如在这些电商的账号售卖平台购买他人账号,或者是使用家长的身份信息。这些内容或许不会将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但如果不加以重视,的确会让防沉迷效果大打折扣。”

在此之外,刘晓春也认为管控账号交易平台并非唯一防沉迷的手段,她表示:“长期来看要去挖掘游戏产业本身所存在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未来可以通过政策调控的多种方式促进游戏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而对于不适合未成年游玩的游戏则需要加强管理。”

实际上,除了防沉迷问题,租号、买号这样的灰黑产业一直以来都受到游戏公司的高度重视,大部分游戏公司对其的态度一直十分反感,因为如果账号交易泛滥,带来的可能便是诈骗、外挂等一系列头疼问题。根据腾讯卫士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4月,共打击违规账号超过18万个,商品账号交易诈骗举报量最多,占51%。

对于如何更好的管控向未成年人交易出租账号问题,GameLook CEO洪涛则认为,目前出台新规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管辖范围主要在内容层面。在交易平台管控这方面,除了游戏业主管部门出手之外,可能还需要工信部、市场监督局配套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当然,除了需要上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游戏企业、用户、家长等主动去进行一些检举与维权,比如最近就有上百家游戏公司联合呼吁管制账号交易平台。

与此同时,洪涛还表示:“这几十年以来,游戏业未成年人保护、防沉迷措施都是主管部门与游戏企业这两方,比如手机、PC等硬件厂商的参与,从硬件层面进行约束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刘晓春也有着相同的观点,她认为在账号交易平台问题上,需要更多政府主管部门协同,共同推进综合的治理模式,确保短板不会架空了整个制度。

堵不如疏,引导措施也很关键

在此次央视快看的视频中,除了屡次被提出账号交易平台的问题,未成年人的一些想法与动机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受访者表示,之所以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能解开防沉迷,是因为“都不傻”“都知道如何破解”。

这一系列说辞不禁让人联想起了曾经看电视或看小说,与父母家长斗智斗勇的年代。

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千万不要低估如今孩子们的智商,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未成年人往往都会采取各种对策与手段来规避封堵。即便监管趋严,也并不能起到所谓“一锤定音”“滴水不漏”的效果,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并且学生时代也是精力最充沛的年龄段,孩子们需要其他的爱好来填充失去游戏后的空白。

尤其是在如今不少热门游戏都开始接入“金融级”认证力度的人脸识别功能下,有网友不禁将二者进行了类比称,金融业的管控十分严格,规矩多的数不胜数,但也并不能说完全杜绝相关的违法违规甚至犯罪行为,因为最终遵守、监督、执行的依旧是人。

另一方面,防沉迷问题几乎一直伴随着中国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管控措施与政策越来越严格。因此,也有网友提出,希望能够在“堵”的政策之外,还能有一些“疏”的举措。

知乎上一位叫做“你是一只西瓜”的网友认为,温馨的家庭氛围与良好的亲子关系十分重要,不让未成年人玩游戏是“堵”,增加更多未成年人玩的选项是“疏”,把父母从工作中解放出来,是“疏”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组织更多的青少年体育比赛,尤其是加大对农村乡镇孩子的投入。“堵”很容易,“疏”才是最难的。

归根结底,游戏其实并非洪水猛兽。随着相关政策的一步步收紧,技术上防沉迷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与此同时,父母、家庭以及全社会的正确引导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都会有人年轻,防沉迷问题或许将会是伴随着游戏业一生的问题,也正因此,只有汇集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未成年人保护的真正效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9/45401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