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近400万,《星塔旅人》试玩后,我看到了悠星的“野心”…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   经过将近半年的沉淀打磨,由悠星主导开发的原创二次元手游《星塔旅人》,终于在近期的 TapTap 试玩节上迎来了首度面向大众的公开删档测试。

说起悠星,GameLook的第一印象是:在二次元赛道上,很少有厂商能像它一样既懂玩家、又懂内容。作为一家兼具研发与代理能力的公司,悠星长期活跃在海外市场,曾代理过多款耳熟能详的二游产品——包括《碧蓝航线》日服、《明日方舟》海外版,以及至今仍在日本市场保持活跃的《蔚蓝档案》。其中,《蔚蓝档案》多次登顶日本手游畅销榜,已经成为海外玩家们有口皆碑的代表作。

而这一次,《星塔旅人》不再是熟悉的代理项目,而是一款由悠星团队主导研发的原创IP产品,选择在TapTap试玩节中亮相。从代理到自研,从海外到本土,对于悠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新的尝试。从目前的测试反馈来看,《星塔旅人》在TapTap上稳定维持在8分左右的评分。考虑到如今二游玩家越来越“毒辣的眼光”,这个成绩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开局了。

放眼现在的二游市场,像这样采用俯视角+肉鸽玩法的组合,实属少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空档品类。相比那些画风撞脸、系统趋同的“常规二游”,《星塔旅人》选了条相对冷门的路线,反而让人更想看看它能不能走出点新意。而对于曾靠《蔚蓝档案》打出好口碑的悠星来说,是否能把当年在角色塑造和节奏运营上的经验,顺利“平移”到这款新作上,也成了不少玩家关注的重点。

从角色画风来看,《星塔旅人》身上依然能看到不少《蔚蓝档案》的影子。整体风格延续了悠星一贯的清爽路线——干净、柔和、没有太多厚重滤镜,角色的立绘设计也依旧走的是“轻日常”的熟悉路线,画面看起来舒服又亲切。

在美术表现上,《星塔旅人》继续沿用高完成度的日式画风,色调以柔和的蓝白为主,视觉氛围偏“治愈系”,给人一种放松、不压抑的观感。UI风格同样简洁清亮,没有复杂的界面堆叠,整体设计逻辑比较清晰,配色也比较克制,和整体世界观气质保持一致。对于喜欢悠星那一套审美的玩家来说,这款游戏大概率是能一眼入眼缘的。

在剧情表现上,《星塔旅人》采用了当下颇受欢迎的“番剧式演出”,搭配节奏明快、轻松搞笑的四格漫画风格,让整个故事既有观感,又不显冗长沉重。剧情初期整体氛围轻快幽默,设定上也玩出了不少反差感——玩家不是扮演拯救世界的英雄,而是那个被冒险者一在副本里不经意间开出来的“魔王”。

更有意思的是,玩家可以选择男主或女主作为视角主角,而无论哪个性别,身份设定始终是“魔王”本尊。而随着故事推进,游戏逐渐揭露这位“魔王”背后所牵扯的千年之谜,也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不少悬念。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还加入了互动性更强的对话选项系统。面对同一事件,玩家可以选择“开摆躺平”抑或是“认真调查”,而这些选择不仅会影响剧情细节,还会作用在主角的“性格三维”上,例如直觉,分析,混沌等指标。这套机制目前在测试阶段的实际影响还不算明显,但很可能是后期分支剧情或角色成长的铺垫,至少在代入感上,已经比一般的直线叙事多出一层参与感。

在战斗机制上,不得不说,这次的《星塔旅人》确实走出了一条不太一样的路。作为一款采用俯视角的二次元手游,它在保留肉鸽元素的基础上,对整体玩法进行了明显的“轻量化”处理,目标非常明确——让玩家能更轻松地上手,也更愿意一局接一局地刷下去。

具体来看,游戏在进入副本前,需要玩家配置一名“主控”角色和两名“辅位”角色。与传统队伍系统不同的是,战斗过程中主控角色是无法更换的,负责最基础的普攻和移动操作;而辅位角色则承担了大部分技能释放的职责,成为体系搭配的关键支点。比较有趣的是,游戏并没有给角色强行绑定“主控”或“辅位”的固定位,每个角色都可以在这两个位置间自由切换,理论上你甚至可以把一个看起来偏辅助定位的角色,硬拉上来做主C输出,只要你配得好、打得动,游戏并不会限制你。这种角色使用上的“宽松感”,无疑给了玩家更多试验和构筑的空间。

在基础操作层面,《星塔旅人》取消了传统的普通攻击键,采用自动普攻系统,大幅降低了操作门槛。战斗时,玩家需要操作的是三个小技能和三个“绝招”——技能释放更偏策略调度,而非频繁按键,配合技能冷却与资源消耗的限制,整体节奏也更清晰可控。

游戏所提供的卡牌构筑

至于肉鸽玩法部分,《星塔旅人》的核心结构依然延续了“清图→选卡→构筑→继续推进”的经典模式。玩家进入副本后,需要逐个房间清除怪物,通关后会获得用于强化当局构筑的卡牌奖励。卡牌设计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数值成长类,例如加攻等基础强化;另一种则是机制类卡牌,能直接改变技能形态、触发特殊效果等,对战斗节奏产生更大影响。

每个角色都有专属设计的卡池,卡牌稀有度设定也分明,高稀有卡往往拥有更强力或更复杂的机制。这种角色-卡牌绑定的设定,使得玩家在构筑玩法中需要针对角色特点进行取舍,不同角色带来的体验差异也更鲜明。

游戏的随机事件

此外,副本过程中还穿插着大量随机事件房间,有的是奖励丰厚的突发事件,有的则是带有“负面效果”的风险选项,考验玩家在资源收益与战斗安全之间的权衡。是继续赌一把,搏一搏“卡牌神抽局”?还是稳扎稳打,走低风险路线?这类设计虽然并不新鲜,但搭配轻量化操作和角色构筑系统后,整体体验依然具备一定的新鲜感和粘性。

就目前的二游市场而言,肉鸽玩法更多时候扮演的是“调味剂”的角色,而非游戏体验的绝对主轴。它的优势在于构筑的丰富性和每局体验的变化感,能在游戏进入长草期或内容空档期时,为玩家提供短暂的“复玩动力”;但问题也很明显——高度的随机性、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一局较长的游戏时间,很容易在长期游玩中带来疲劳,尤其是对追求稳定成长路径、喜欢可控节奏的用户来说,肉鸽的“不可预期性”反而会成为阻碍。

《星塔旅人》的战斗系统在保有“肉鸽+二游”基本框架的同时,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硬核操作,强化了构筑自由度和玩法循环的爽感。对于想要轻度刷刷、又不失策略体验的玩家而言,这种平衡落在了一个相对舒服的位置上,但是肉鸽对于用户长期游戏是否会带来较好的粘性,可能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角色聊天界面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嘴《星塔旅人》的陪伴感。玩家与角色之间的良好互动,一直是悠星产品中的强项,而在这一次悠星把擅长的那一套做得更加温和且细腻。

首先是游戏内的手机通讯系统,做得相当贴近现实,不只是单纯的对话框推剧情,而是模拟了现代社交软件的交互方式,不时还会收到角色发来的“表情包”、或“碎碎念”。那种被角色主动联系、随时随地分享心情的设定,很容易就打破了角色和玩家之间的第四面墙,情绪连接自然也随之拉近。

除此之外,游戏还引入了“邀约系统”。玩家可以根据角色的性格和偏好,选择合适的场所进行约会。如果恰好选中了对方“心头好”的地点,还会触发专属回忆或隐藏事件,作为角色养成的核心部分之一——玩家很容易就会被角色“拿捏住”,一不小心就被吊成了“翘嘴”。

从目前玩家的反馈来看,《星塔旅人》在整体美术表现上获得了不少好评。大多数玩家认为,游戏画风清爽、人设讨喜,无论是角色立绘还是动态演出,都延续了悠星一贯的高水准,视觉观感和角色吸引力都有明显优势,初期体验相当加分。

角色保底抽数需要160抽

但作为一款仍在测试阶段的游戏,它也暴露出了一些让玩家比较在意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抽卡资源分配和保底机制的问题。作为一款二游,抽卡系统几乎是日常运营的核心,资源获取与保底设定的友好度直接影响到玩家的养成节奏和长期粘性。

目前《星塔旅人》的抽卡保底门槛还是有些相对偏高了——角色池160抽保底,专武池120抽保底,对于“非酋”玩家而言,如果没有充足的资源保障,一旦卡池抽歪,体验落差感就会被拉高。而与此同时,游戏的常规资源获取途径又相对有限,整体来看资源产出节奏偏慢,日常积累难以支撑频繁抽卡,导致“抽卡门槛高、资源回收慢”的问题格外突出。

瑕不掩瑜,作为悠星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自研作品,《星塔旅人》在整体表现上依然展现出不少可取之处。它尝试将肉鸽元素引入二游体系,并在玩法层面做出了一定的轻量化取舍,既降低了操作门槛,也让整体体验更加松弛随性。对于那些看重角色人设,又不希望被复杂玩法过度绑定的玩家来说,这款游戏具备成为“优秀副游”选择的潜力。

考虑到目前游戏尚未进入大规模买量与宣发阶段,预约人数保持在391万左右,这个体量虽不算庞大,但已具备一定基础关注度。站在当前版本来看,游戏还有需要打磨的地方,但GameLook仍然看好它的后续发展空间,期待《星塔旅人》在拥挤不堪的二游市场为我们带来更多新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7/57407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