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城到结缘,这城有良田用2周年讲了一个更“走心”的故事

GameLook报道/最近这几年,模拟经营可能是业内出爆款频率最高的品类之一,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产品同质化、内容生产效率无法满足玩家消耗速度,是困扰所有模拟经营游戏的头等难题。

两年前,益世界推出的《这城有良田》以“经营+SLG”的玩法突围而出,并迅速进入微信小游戏畅销榜Top10、站稳了品类头部位置。两周年庆之际,这款主打“掌田有方,治城兴邦”的古风经营产品,再次吸引了Gamelook的注意力。

纵观其两周年庆典的核心更新,一个显著的信号是:游戏试图从玩法和社交层面让玩家“经营”更深度、个性化的人际网络。比如新代言人李一桐的合作,就通过剧情化演绎和情缘主题内容,深度融入游戏世界,成为玩家可交互的“知己”。“良缘知己”系统,则可以让玩家之间建立专属的、带有明确情感价值(好感度)和游戏增益的“结缘”关系。

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这城有良田》过去两年在“州盟”社交框架和丰富的NPC剧情互动上已有所铺垫,并成功吸引了相当比例的非传统SLG用户(甚至是非SLG用户以及许多女性玩家)。此次迭代,可以视作其将社交维度从“组织协作”(州盟GVG)和“剧情代入”(NPC知己)拓展至“个体情感连接深化”(真人玩家结缘)的自然延伸。

益世界全球发行业务负责人曾在此前的业内分享时指出,游戏在上线之前就确定了“经营+X”的尝试方向,以拓展其竞争壁垒。测试期数据显示,结合SLG之后的7天LTV提升了30%、月LTV提升了45%。

以差异化的“经营+X”玩法破解了品类同质化难题之后,两周年的《这城有良田》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对长线化运营挑战给出不同的解法:它实质是在尝试构建一个更立体、更具人情味的古风社交生态,为品类面临的“内容消耗”与“用户粘性”难题,提供一种新思路。

明星代言入局与玩家结缘:社交玩法的双向渗透

明星代言在游戏行业司空见惯,但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平衡联动内容的新鲜感与可持续性,超越简单的形象授权或短期流量效应,实现与玩法的长效结合。

《这城有良田》二周年的代言人策略进行了深度尝试:不仅拍摄了“情缘”主题TVC,更以“特殊知己”的身份被深度植入游戏剧情和玩法中,成为玩家可互动的虚拟伙伴。其本人还通过直播等形式带队与玩家互动,强化了真实与虚拟的连接感。

随后,游戏更是上线了两周年互动剧情H5。活动期间,玩家可以在知己轩选择与佳人或豪杰进行沉浸式剧情互动,通过选择不同分支体验专属故事剧情,每达成1条故事结局就可以获取各种游戏内奖励。

周年庆新上线的“良缘知己”系统,则是将社交从州盟组织层面向个体关系层面的深化:区别于传统模拟经营的轻社交(如互送体力)或州盟GVG的团队协作,“良缘知己”聚焦于构建玩家之间带有明确情感价值和协同利益的一对一双向关系。 结缘达到特定等级,双方均可获得道具奖励,还可以解锁称号、迁城等功能,让玩家个体之间的关系绑定更为紧密,进而提升双方的游戏黏性与活跃。

例如,良缘关系达到10级可解锁显示良缘名称的专属称号,相当于提升关系亲密度的同时还能得到不错的外观展现;达到15级可解锁良缘迁城,可在九州迁移到良缘对象身边,相当于节省了一个高迁(且冷却只有3天),不管是战斗还是平时迁城,都有很大帮助;如果达到20级,则可以解锁专属良缘特效,配合良缘迁城,双方临近就可以触发特殊效果。

玩家分享截图

新结缘系统为玩家社交发展出亲密伙伴关系提供了游戏内官方认可和玩法支持,并可能激励玩家寻找新的契合伙伴。官方公众号发起的UGC知己故事征集活动中,涌现出大量玩家分享的温馨、有趣甚至感人的结缘故事,印证了玩家对这种深度社交玩法的接纳和情感投入,也反哺了社区活力。

Gamelook认为,这种“代言人深度融入+玩家间情感结缘”的双轨策略,旨在实现明星流量与核心社交玩法的双向破壁与长效赋能。

在周年庆前夕,游戏官方还推出了由白羽淇谱曲、曹宇航演唱的两周年主题曲《九州破阵曲》,歌曲风格明显融入了九州征战的元素,尤其是在攻城战的时候听到,会有亲临战场的沉浸感。

深化社交:古风经营品类长线运营的解方与挑战

《这城有良田》2周年版本所带来的社交维度之变并非偶然,而是其内在基因的延伸与应对行业痛点的主动选择。

游戏上线之初就加入了SLG玩法,让玩家可以通过轻度社交增强彼此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持续的州、盟GVG/GVE玩法强化了组织归属感;随后推出的良田荣耀州评选活动,更是鼓励社区以州为单位维护集体荣耀,打通了玩家们在游戏线上和线下的互动。

玩家共创设计的周年庆新皮肤

与多数带有SLG玩法的游戏不同,《这城有良田》凭借其精致古风画风、融合玩法和相对温和的社交氛围,吸引了较高比例的女性玩家,甚至转化了部分非传统SLG或非游戏用户。这为强调个体情感连接的社交深化提供了更契合的用户基础。 两年的迭代和运营中,游戏成功培养了玩家在虚拟世界中建立关系、投入情感的习惯。

社交层面,即便是许多的SLG游戏,依然只有较为传统的GVG玩法。比如笔者曾玩过的一款SLG产品中,每周的盟战和每月一次的国战虽然能够调动群体配合,但短暂的活动之后就再无社交羁绊。甚至,许多休闲玩家在这些活动中只是单机式的刷低保,很难在彼此间建立更有代入感和个性化的个体社交关系。

今年5月底上线的一键直播功能,不仅给玩家打开了更为便捷的社交和个性化表达展示的渠道,还搭建了州内直播间,让所有州成员再攻城战局中都能零延迟战术协同,不必再借助额外的沟通渠道。 加上此次的良缘知己玩法,《这城有良田》真正给了玩家在游戏内外更强的归属感。

对于经营品类,内容消耗速度与玩家需求间的矛盾始终存在。深度社交(强关系链、共同目标)天然具备创造重复互动场景和情感依赖的能力(如每日协作任务、维系好感度),提供了一种不依赖大量新内容产出的、可持续的用户粘性来源。

稳固的社交关系网络是玩家长线留存的核心保障之一。在管理城池、州盟玩法之外,“经营”一段珍贵的知己情谊提供了更个人化、更情感化的持续驱动力,满足玩家对归属感和情感价值的需求。 基于真实人际情感的羁绊,哪怕是基于游戏内构建,其粘性也往往远超单纯的玩法或数值吸引力。

当然,对于休闲玩家为主的模拟经营产品而言,强社交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兼顾基本盘的轻度玩家和渴望深度社交玩家的需求,建立有效的社交规则、匹配机制和社区管理,防止负面社交体验,是模拟经营品类社交深度化最大的挑战。

《这城有良田》扎实的城池管理、角色养成、GVG玩法及丰富多样的玩法,是其吸引和留住轻度玩家的根本。周年活动期间,玩家们可以参与趣味钓捕赢取多个限定皮肤。还可以参与趣味活动扬帆起航、黄金矿工等趣味休闲玩法也限时回归,给了玩家们更多的选择。

周年庆领域系统

过度依赖任务化、数值化的社交互动(如刷好感度)可能导致“社交打工”感。深度社交更像是锦上添花,丰富而非替代核心体验。《这城有良田》2周年庆新增的玩法保持了低门槛和非强制性(如结缘奖励属性适度),利用深度社交作为应对长线运营挑战的差异化杠杆,同时谨慎避开了潜在风险。

结语

《这城有良田》的两周年版本,不仅是对品类长线运营痛点给出的“新解题思路”,更是益世界及其产品实时洞察和把握玩家需求的证明。比如良缘知己玩法,就是团队观察到玩家之间自发组起了CP、搭子之后,推出的满足玩家个体社交需求的功能。

对于任何一款想要做长线的游戏而言,玩家需求都应该是最大的驱动力。毕竟,游戏上线前,它是团队的产品,而上线之后,它就不再只是个产品,而是成为了连接开发者与社区、玩家与玩家之间的情感纽带。

从上线就开始加入轻度SLG式社交,到如今聚焦玩家个体之间的“人情”经营,《这城有良田》其实一直都在随着玩家的情感需求变化而改变。 这种对“经营+SLG”社交玩法的持续拓展,不仅有望成为其长线留存的关键,也可能为整个品类、甚至行业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7/57511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