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全球游戏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
近日,芬兰移动游戏巨头Supercell宣布投资一家名为Glass Bead Games(玻璃珠游戏)的初创工作室,该工作室由两位在云计算和游戏科技领域拥有深厚背景的华人创始人Kuangye Guo与Haochen Liu联合创办。
根据LinkedIn的信息,Guo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曾在谷歌已关停的云游戏平台Stadia担任创始工程师,后加入阿里巴巴的云游戏服务平台「元境」担任CTO。
而Liu则毕业于上海交大,后同样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的学位,他与Guo二人一开始在云游戏技术供应商CiiNOW中就是同事,后续也加入了谷歌,参与了Stadia项目,然后又跳槽到了阿里爸爸,成为了“元境”旗下工作室Singularity Studio的负责人,并参与了基于虚幻引擎5的元宇宙游戏项目“Project BS”。
而随着去年阿里巴巴“元境”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同时业务重点转型为元宇宙应用,两位该项目的关键成员离开也算是情理之中。2025年4月,Glass BeadGames正式成立。
不过据Guo透露,Glass Bead的核心团队在正式成立前,已先行加入位于赫尔辛基的Supercell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进行孵化,这层紧密的合作关系似乎为此次融资的顺利达成铺平了道路。
目前,在工作室的官方网站上,Supercell被列为唯一的投资者,语音AI技术公司ElevenLabs则作为技术合作伙伴参与了本轮投资。
而作为行业老兵,Glass Bead Games的雄心在其首个项目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该项目代号为“山海”,其背景设定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代中国。Guo在描述项目愿景时提到,团队的目标是创造“无限、定制化、玩家驱动的故事”。为了让外界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概念,他给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比喻:“想象一下由AI游戏大师(AI Game Master)操控的《我的世界》”。
同时,Glass Bead Games出道即获投,也折射出当前全球游戏行业在UGC与AI融合领域的探索热潮。
放眼全球,以Roblox为代表的平台早已证明了UGC生态的巨大潜力。Roblox从一个提供简单创作工具的平台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创作者经济体,并且正积极拥抱AI技术,推出AI驱动的材质生成、代码辅助等功能,以进一步降低创作门槛,赋能数千万开发者。
在国内市场,这股浪潮同样汹涌。网易的《蛋仔派对》与腾讯的《元梦之星》以派对游戏的形态,成功将UGC地图编辑器的乐趣普及给了数以亿计的移动端用户。玩家无需复杂的编程知识,通过拖拽和简单的逻辑设置,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资产和关卡。
据GameLook了解,目前《蛋仔派对》等也都在积极探索AIGC的应用,希望未来能让玩家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即可生成更丰富的内容,将创作自由度提升到新的高度。
此外,米哈游的动向同样值得关注。尽管《原神》UGC玩法的初步尝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米哈游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技术探索,GameLook认为,未来该玩法或许会借助AI更深度地融合玩家创造。
当然考虑到目前许多二次元内容的消费者对于AIGC的评价褒贬不一,《原神》相较于网易《蛋仔派对》等产品,对于AI的使用可能不会那么积极。
而除了这些已经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头部产品,一些更专注于底层技术和工具链的创新企业也在涌现。例如,同样由华人团队创立的Yahaha,致力于打造一个无代码/低代码的3D内容创作平台,其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像制作PPT一样轻松创造3D互动体验,AI在其中扮演着简化资产创造和场景搭建的关键角色。
此外国内还有《碧优蒂的世界》等产品,也展现出构建国产UGC生态平台的决心。
不过仅从描述来看,相较于这些平台,Glass Bead Games与“山海”项目选择了一条更为激进的路径。
它并非在现有游戏框架内“添加”AI或UGC工具,而是试图从一开始就将“AI游戏大师”作为整个世界的基石,让世界的演化和玩家的叙事体验本身成为核心玩法。
虽然Supercell的投资、ElevenLabs的技术加持,以及创始团队在云游戏基础设施领域的独特背景,可以共同构成了这个新生工作室最坚固的护城河。
但未来,“山海”能否真正实现其宏伟蓝图,依旧将取决于团队的技术力和执行力,至于该项目能否成为AI游戏的新代表,或者满足Supercell公司首席执行官Ilkka Paananen的期待,即“最终成果可能甚至不是一款游戏,而是由AI带来的全新体验”,GameLook也会长期关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7/57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