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6》首测超神!Steam 33万人在线挤爆服务器,“吹牛1亿玩家”或成真?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作为今年最受关注的重量级作品之一,《战地6》终于在今天(8月7日)下午4点,开启了小范围测试,而测试一经开启,服务器就不出预料地被热情的玩家挤爆了。
根据Steamdb的数据,早在前几天游戏开启预下载过后,Steam上就已经涌入了最高近2.5万同时在线人数,这甚至是游戏任何内容都无法游玩,只是单纯进行预加载。而今天游戏在北京时间下午4点正式解锁测试,同样在下午3点多正式开服以前,就有超过10万人提前进入游戏挂机等待开服。
今天下午3点多,游戏尚未开服时的Steam同时在线人数
游戏正式开服以后,玩家数量也是飞速飙升,并瞬间挤爆服务器,比如国内社区就有玩家发帖表示自己“只是晚进游戏几分钟,就排队排到了13万人以后”。截至完稿时,《战地6》测试版仅在Steam上的同时在线人数已经突破了32万,位列当前Steam同时在线人数榜单的第4名。而这还只是Steam平台,没有算上PC平台上的EGS和EA自家的官方登录器,以及国外玩家数量更多的主机平台(PS和XBox)。
考虑到今天(8.7-8.8)只有7月31日以前加入了Battlefield Labs(可以简单理解为EA为《战地》设立的内测玩家社群),或者获得了主播邀请码的玩家才能进行测试,因此今天实际上只能算作第一轮小范围测试,哪怕如此都取得了如此成绩,这周末(8.9-8.10)的大规模公开测试无疑将吸引更多玩家,甚至有可能打破《战地》IP的系列纪录。
这也令GameLook不禁想到去年11月《怪猎荒野》在测试服开服以前,同样有近2万名玩家在游戏端内挂机等候开服,最后的结果是《怪猎荒野》仅测试数据(Steam最高同时在线46万),就超越了IP前作的历史最好成绩。而游戏最终实际上线后也创造了首日130万在线的IP纪录,并且首月销量破千万套。
那么《战地6》是否也能创下纪录,成为系列IP最出圈的一款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在前作《战地2042》预购翻车以后,目前《战地6》依旧位列Steam全球畅销榜第二名。
GameLook此前也曾报道过,《战地6》是一款让EA乃至整个西方3A游戏产业都“输不起”的游戏,据外媒报道该游戏目前的实际投入或许早已超过5亿美元,而EA自己更是信心满满,放下了「发布后吸引全球1亿玩家」的豪言壮语。
如今从游戏首日测试的数据情况来看,或许EA“吹下的牛”真的有可能兑现?
目标是复现《战地》系列的黄金时代?
其实在此前游戏初次曝光时,外界就有不少人发现《战地6》在不少设定上都不同于系列IP前作《战地2042》(上线于2021年),而更接近《战地3》、《战地4》(2013年登录主机平台),众所周知《战地3》和《战地4》堪称《战地》系列影响力最大、玩家口碑最好的产品,那也是《战地》及其开发商DICE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然而《战地》的上一代产品《战地2042》却贡献了灾难性的表现,除开首发优化问题、内容量完成度等问题,一些游戏内的改动也引发了很多IP老粉丝的不满。而这次的《战地6》似乎正是奔着重铸《战地》系列往日荣光而去的——最近EA执行副总裁兼《战地》品牌负责人Vince Zampella就公开表示《战地6》确实是3和4的“精神续作”。
Vince Zampella(图源:外媒VGC)
在一档播客节目中,Zampella表示“《战地》系列游戏已有二十年历史,其中不乏一些规模宏大、最具标志性的游戏,”他补充道,“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战地3》和《战地4》的精神续作。下一部精神续作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具体而言,根据前段时间国外媒体提前试玩到的《战地6》内容来看,本次《战地6》抛弃了前作《战地2042》的“专家系统”,转而回归了IP老产品更加经典的职业系统。游戏内包含四个职业——突击兵、工程兵、支援兵和侦查兵。
不同的兵种都有各自的独特属性:例如突击兵拥有更快的前进速度以及体力恢复速度,瞄准(开镜)时不会降低自身移速,符合自身“突击”的特色。工程兵则拥有更快的修复载具的能力,还能减少爆炸的伤害,而侦查兵在瞄准的时候能够自动为队伍其它成员标记敌人的位置……
另外本作的场景破坏也是另外一大卖点,并且不同于《战地4》中场景破坏过于夸张、宏大的场面(例如将整摩天大楼轰倒),导致很多时候让玩家“感觉像播片”,本作的场景破坏更加贴合玩家的实际游戏体验,并且也更具有实际的战术意义。例如在“帝国之州”这张地图中,玩家主要的战斗场景就是纽约市,包含很多街道战和巷战,而通过轰飞诸如建筑工地上的设施,能够让场景变得到处都是工地上的砖瓦与灰尘,从而起到“烟雾弹”的效果,干扰敌方视野。
《战地6》场景破坏效果演示
外媒VGC评价《战地6》“就像是《战地4》的直接续作,但是又对经典模式和内容进行了改进,使其符合2025年的游戏业界标准,并且更加专注于战斗、地图设计,以及目标驱动的玩法。”
关于《战地6》对经典内容的改进,有一个例子就是在《战地3》、《战地4》等系列经典作品中,游戏对于兵种枪械做出了严格限制。例如突击步枪只能让突击兵使用,狙击枪只能让狙击兵使用,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显著地突出不同兵种的战斗特色,以及更好地做职业平衡。
但《战地2042》开始,DICE就取消了武器限制(当然《战地2042》连职业系统都没有),这曾经引发了一些玩家的不满。而这次《战地6》则是对两种模式进行了一个中和,一方面《战地6》依旧保留了《战地2042》所有兵种能够通用所有武器的设计,但另一方面制作组也在主动引导玩家回归传统不同兵种使用特定武器,他们通过强化兵种的特定职业能力,来突出不同兵种的优势武器。
例如突击兵在使用突击步枪时会加快切枪与拔枪速度,工程兵在使用冲锋枪时会拥有额外的腰射能力增强,这种软性的引导一方面让玩家更愿意按照兵种类型选择相应作战风格的枪械,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像《战地4》那样一刀切完全不准玩家使用其它兵种的武器,从而保证了游戏的自由度,而“自由度”、“不喜欢策划教我玩游戏”恰恰是新时代玩家比较在意的一个点。
再比如,近期在香港的线下试玩会,DICE开发团队表示《战地6》会引入动态AI机器人系统,当一局游戏的服务器人数不满时,会自动填充AI进入对局,之后随着真人玩家加入,AI会逐渐退出。与此同时,在玩家自定义模式“ Portal ”中,也可以选择加入AI,从而帮助新手玩家快速上手游戏。
在GameLook看来,虽然不少《战地》的铁杆核心玩家,会反感AI的加入,但事实上这是符合2025年游戏市场的大趋势——即游戏需要降低门槛,以及照顾新手玩家、轻量玩家的游戏体验。
毕竟如果高手玩家想要自己“捞薯条”捞得都是真人,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新手玩家和低水平玩家会因为游戏体验太差而逐渐退出,导致留下来的都是高手,但对于《战地》这种大战场游戏来说,一场游戏全是高手“捞不到薯条”的话,又会影响游戏体验。因此引入AI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并且如今AI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相比于多年前的电脑玩家有了不少差异。
从国外玩家反馈来看,玩家们对于《战地6》能够成为经典作品精神续作这件事感到十分兴奋,比如有玩家就提到“战地6要找回自己的根了”,还有玩家回忆起了当年与自己已经去世的亲人一同游玩《战地3》、《战地4》的日子。玩家的美好回忆或许就是《战地》这样跨越多年的经典IP的最大价值所在。
瞄准UGC,《战地6》的野心有多大?
正好前文也提到“ Portal ”,那就顺带聊聊这个玩家自定义模式。该模式其实在上一代作品《战地2042》中就已经登场,只不过这次DICE对其进行了全面迭代升级。
根据《战地》用户体验总监 Alan Pimm近期在采访中所说,全新升级过后的Portal模式将允许玩家自由创建地图和自定义游戏模式,并且DICE还为Portal配置了专门的服务器资源。
Alan Pimm表示,在如今的游戏市场环境下,一个由玩家主导的自定义模式对于游戏的长盛不衰至关重要。
“玩家们想要的不仅仅是一款能通关的游戏,他们想要一款能够成长、能够进化,或者能够自由实现梦想的游戏。‘你(战地工作室)根本不懂我真正想要的地图是什么。我想要它有高铁列车什么的’。”
Alan Pimm进一步解释道,对于《战地 6》这样的大型游戏来说,为用户提供制作自己的地图和作品的工具十分重要,因此《战地 6》直接从引擎层面向用户提供创作工具(注,《战地 6》使用的是EA自研的寒霜引擎)。并且开发组还为其添加了一些智能化工具,能让玩家自由编写脚本,从而创造自己想要的游戏模式。
事实上,《战地 6》正在做的事情就是UGC,这也是最近几年,国内外头部服务型游戏都在关注的一个赛道。例如网易《蛋仔派对》,腾讯《和平精英》绿洲启元模式,包括米哈游《原神》前段时间也被曝出正在开发UGC模式。而就在不久前,Krafton的《PUBG》也表示即将测试UGC模式。这都说明,从游戏长期运营的视角出发,UGC玩法对于维持玩家活跃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战地6》如此重视UGC模式,不仅向用户开放EA内部的寒霜引擎功能,还为期配置专门的服务器资源,也可以看出DICE以及EA对于《战地6》确实抱有很高的期望,或许EA此前喊出的 “1亿玩家”口号不仅代表他们期望《战地6》能够获取远超前作的玩家数量,也代表他们希望能够将《战地6》持续运营成一款长青热门的射击游戏大作。
结语
最后顺便说说《战地6》的上线会对国内市场已经厂商造成什么影响,GameLook在此前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战地6》几乎不可能引进国内市场,因此在国内《三角洲行动》的生态位依旧十分稳固。
但这里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还是全球市场,众所周知,《三角洲行动》在Steam上的表现相当不错,最高同时在线人数接近20万,目前也稳定在15万以上,而且从Steam商店的评论语言分类来看(中文与非中文的占比接近1:5),大部分都是国外玩家。可以认为《三角洲行动》在海外PC市场已经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认可。
但在海外,尤其是以车枪球为重头的欧美市场,主机平台才是更加核心的平台。在这次CJ上,GameLook就注意到一个数据,以《使命召唤:现代战区》为例,游戏的主机玩家占比高达99.6%,其中欧美玩家占80%。
因此《三角洲行动》在海外主机平台的情况其实更能决定它在国外核心玩家市场的地位。而上个月《三角洲行动》更新新赛季“破壁”时,官方就已经宣布将于8月19日登陆主机平台(PS5、XBox)。考虑到《战地6》的官方发售时间是10月10日,因此《三角洲行动》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提前量能够在海外主机平台上抢量。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三角洲行动》与《战地6》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竞品,毕竟除了大战场以外,搜打撤同样是《三角洲行动》的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是更吸引玩家的存在。总而言之,《战地6》能否避免重蹈前作覆辙,实现EA此前的豪言壮语,以及《三角洲行动》是否会受到《战地6》的影响,这一切都有待10月份游戏正式上线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8/57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