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腾讯许光|一次端出两款UE5大作,CF要做面向全球的IP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上周末,深圳「2025穿越火线IP嘉年华」现场,GameLook亲眼见证了CF重磅新游《穿越火线:虹》、以及嘉年华系列活动的出圈过程。
当天,CF同时公布了两款UE5重磅新作:一个是「重塑IP起源故事」、但目前相当神秘的3A级叙事型单机游戏;另一个则是今年6月刚刚拿到版号的《穿越火线:虹》,随着实机PV首曝,短短一天时间播放量突破千万人次,吸引圈内圈外玩家的热议。
PV发布当天,《穿越火线:虹》相关话题也直接登顶抖音全站热榜第一,并迅速包揽快手热榜第一、B站热搜第二。截至目前,该PV仅B站播放量高达1200多万——不单单对CF系列少见,如此高热度的游戏首曝放在国内游戏圈都相当罕见。
当然,让CFer们惊喜的不止是连发两款UE5大作,还有今年IP嘉年华的前沿潮流氛围。
线上,官方宣布与造车新势力极氪汽车、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联动,还有IP代言人宋雨琦的新歌首秀;线下,CF嘉年华携手「科技之都」深圳,与机器人、无人机等前沿科技合作,并将游戏梗搬到线下。
据不完全观察统计,CF IP嘉年华全平台共计收获热搜超过70个,其中8次是热搜热榜TOP1,创下历史声量峰值,也再一次展现出这个长青游戏强劲的市场活力。
期间,受邀参加「2025穿越火线IP嘉年华」的GameLook,也有幸采访到腾讯互娱K1合作部总经理许光。
全球射击游戏市场“卷生卷死”的当下,海外大厂也难免出现新作遇冷的尴尬。反观刚刚走过十七周年的CF,不仅是射击红海少有的连续两代成功的长青游戏IP,甚至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迸发出超行业预期的现象级热度。
通过这次对谈,我们得以看清,CF如何布局愈发丰富的产品矩阵和IP故事、如何与年轻一代走得更近,以及长青背后永远澎湃向前、不可被替代的惊人生命力。
新体验、新故事,要让CF IP「被全球玩家认可」
今年6月,刚刚拿到版本的《穿越火线:虹》已经吸引过不少的讨论。一方面,这是CF IP久违的新作;另一方面,凭借「天美琳琅天上、腾讯互娱K1合作部联合打造」的名头,游戏天然背负着更高的玩家期待。
直到两个多月后的嘉年华上,官方才真正放出首曝实机PV。没想到,一下子将《穿越火线:虹》热度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穿越火线:虹》实机首曝
UE5开发+微恐题材,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市场独一份的存在。从PV来看,光影、场景、电影化叙事、音乐等多种元素交织,基于一流品质营造出了代入感极高的恐怖氛围。更别提,它还自带CF IP的讨论,这种反差感大大刺激了玩家社区的热情。
不单单是播放量迅速暴涨、冲上多个热榜,首曝PV更是吸引CF玩家们乐此不彼地讨论:夜幕山庄发生了什么?系列角色奥摩和葵有什么新故事?特殊怪物的设计,以及游戏玩法的可能性。
当然,PV并未展示太多玩法内容,但并不妨碍我们展开合理的猜测,比如视频中能够明显看出的PVPVE、合作对抗等元素;也有玩家猜测,san值归零是否变成怪物,再联想到CF经典的生化模式,预计非对称对抗的玩法也会出现在游戏中。
对于这款期待度颇高的新游戏,许光向GameLook透露:《穿越火线:虹》是一款UE5跨端产品,游戏玩法“很注重潜入和战术,比较紧张刺激,并非生化模式那样的爽游”。至于故事设定,则更偏向于“CF IP的外传”,属于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
之所以选择「外传」处理方式,《穿越火线:虹》的定位不止面向国内玩家,而是腾讯又一款全球化产品,目的是做大整个CF IP的用户盘子。
用许光的话说,“立项《穿越火线:虹》的初衷并非是为了替代端手游,他们更像是错位互补的关系。我们不是为了把老用户搬过去,而是要开拓新用户。”也正是因为需要面向全球市场的IP布局,他继续补充:“《穿越火线:虹》并未复刻CF,而是用IP的部分经典元素,重塑了另一套世界观和内容。”
包括GameLook在内的很多玩家,其实对嘉年华上匆匆一瞥的单机新作,同样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一方面是因为,这款单机新作直接喊出「重塑CF IP起源」;另一方面,在单机和内容型游戏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CF宣布要做一款3A级叙事型单机射击游戏,着实令人激动。
带着满满的好奇,GameLook也从许光口中了解到这款产品背后的更多思考。
几年前《穿越火线》网剧爆火后,他们逐渐意识到,当IP泛文娱内容“这条腿能够走路”后,通过游戏本身讲故事这“另一条腿”也可以补上。
就CF自身而言,“保卫者-潜伏者”双阵营架构奠定了完整的世界观框架,并沉淀许多高辨识度的IP元素,但一直以来,IP的宏大叙事受限于单局PVP竞技形态。许光直言:“如果要把CF的世界观和故事嵌入到既有的产品,是不太现实的,这是传统单局制PVP游戏的天然短板。”
但基于腾讯在玩法、技术、本地化以及出海等方面积累的能力优势,他们已经有底气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因而选择了主流厂商都在做、且不乏成功产品的领域:面向全球玩家探索3A叙事型单机。
从探索下一代射击游戏体验的《穿越火线:虹》,到对IP故事进行补充的叙事单机项目,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新体验、还是新故事,CF都在不遗余力地投入,甚至直接动用UE5开发。可以预见,随着两个UE5新品相继落地,一个更立体、更全球化的IP矩阵正呼之欲出。
不断找寻新的发展边界,与年轻玩家走得更近
如果说,一次性端出两款UE5重磅新品,直接点燃了游戏圈的热情;那么让整个IP进入更广阔的公众视野,则离不开今年CF与深圳的一系列城市联动。
印象中,每年CF都会把IP嘉年华“搬”到不同的城市,并围绕当地特色为CFer们打造不同主题的限定体验。比如2024年与西安联动的国潮嘉年华,今年落地深圳则是更加前沿的「科技」主题。
在许光看来,落地深圳其实也伴随着他们对于“国潮”认知理解的深化。“CF一直在做国潮方面的内容探索,包括过去我们与国民IP兵马俑进行联动、CF手游做更具体的‘省潮’表达。但我们也观察到,新时代的‘国潮’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新国货,还包括文化、科技力量的崛起。”
许光向GameLook进一步解释道:“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深圳本就在科技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为CF想表达的前沿国潮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希望嘉年华能让玩家体会到中国不同城市的魅力。”
与此同时,CF也在持续思考如何“与玩家走得更近”。许光认为,作为一年一度IP与用户沟通的重要契机,嘉年华既要每年都给玩家带来新颖体验,也要结合市场趋势和当下用户关注。
因此,除了每年雷打不动的玩家见面会,让游戏策划直面玩家的反馈和诉求;这次嘉年华期间,官方设计了不少科技感十足的体验,并将玩家文化带到线下。
比如,他们在深圳万象天地举办「CF学院」主题科技展,邀请“校长”们返校打卡。现场有AI生成专属道具,还有无人机空投外卖等一线新颖体验。尤其当机器人“斯沃特”跳出“CF摇”,不仅吸引大批群众围观,线上的玩家也连连叫好。
等到夜晚,还有无人机和飞天屏上演的CF光影秀,呈现斯沃特凌空开火、火麒麟划破夜空等场景。甚至将游戏中的梗文化带到线下,在深圳上空“投放”了一个巨大的「鸟头」。
这其实是CF社区一个由来已久的梗:玩家热衷于争论「鸟头」「猴头」两个头套谁更强。而官方亲自下场整活,也在玩家社区中掀起了新一轮的二创热潮。
除此之外,CF还策办了首个沉浸式线下展览——「三亿次穿越」时光博物馆,用四大篇章系统地回顾了IP十七年发展历程。无论是复古网吧、怀旧小卖部等集体记忆,或是重现经典的黑色城镇和 “生化小黑屋” 沉浸体验……到场的CFer们直呼“青春返场”。
区别于过往的各类玩家活动,“展览”这一形式也为CF IP补充了一块新的版图。它将一个集IP内容互动、电竞生态、社区文化等体验为一体的线下场景,蝶变为一个贴近玩家经历、同玩家建立更深厚连接的新地标,也标志着CF对玩家情感理解的进一步深入。
正如许光在发布现场所说,“打造长青IP的本质核心,是要保持和玩家的‘情感连接’、是不断找寻新的‘发展边界’,持续地、新鲜地、多样化地与更大范围的情绪共振。”
回望整个嘉年华,无论是城市联动或沉浸展览,CF都在用更贴近玩家的姿态,展开更立体丰富的IP叙事,而层层叠加的体验,也将“CF校长”的身份认同推向新的沸点。
全球射击市场卷生卷死,但CF IP依旧不可被替代
近几年,全球射击游戏市场竞争变得愈发白热化。新游戏井喷的同时,不乏大作遗憾退场。深耕垂类赛道多年,许光清楚地意识到,市场变化的本质在于:用户审美喜好的改变。
他举了一个简单例子:过去用户喜欢有一定历史真实性的元素,而现在用户更喜欢如无人机这类充满科技和对未来想象力的内容。当然身处现代社会,一方面大家对枪械天然有着熟悉感,另一方面射击游戏理解门槛始终很低——这两大优势是射击游戏与大盘用户契合度变高的一大原因。
许光指出,市场变化背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射击游戏的核心玩法一定是在不断迭代”。从团队竞技、爆破模式到英雄射击、大逃杀、搜打撤……一旦有明星产品出现,立刻会带动大量厂商下场。
“单看这几年,射击赛道变得越来越难。除少数头部大厂外,很多游戏公司都在这条路上走得磕磕绊绊。”许光进一步强调:“所以CF也不能固步自封、只做原来的内容,我们一定要投入更多资源、需要主动求变。”
另一方面,面对全球市场对手林立的现状,许光坚定地认为,腾讯在研发、发行上均具备明显优势。比如全球化发行和GaaS化运营能力,UE5跨端项目开发能力,以及长达十几年的射击游戏开发迭代经验……“这是中国游戏的生产力优势,是很多海外厂商不具备的。”
根据许光介绍,目前CF三端产品依旧保持着极高的用户活跃,各大平台爆款二创不断,彰显出极强的生命力。从公布的数据来看,CF系列产品月活用户超过4000万;即将迎接十周年的CF手游,依旧能常驻游戏畅销榜Top 10,甚至在年初冲上总榜Top 1。
回看这几天嘉年华持续的出圈热度,一方面离不开两款UE5首曝新品带来的惊喜和反差;另一方面也看到CF十几年积累下来的IP势能。
作为腾讯最早面临FPS市场挑战的团队,CF始终保持着「向前看」的姿态。他们在十七年前打破局域网发展瓶颈,端出第一款大DAU射击网游、开启电竞赛事的体系化布局,并在手游时代率先推出「端转手」产品。
而随后系列产品的迭代中,CF也常年走在玩法融合探索最前列。比如开创3D射击+MOBA的「战场模式」、手游微恐题材「最终12小时」玩法尝试……聚集了大量领先性玩法探索的CF,因此还留下了“FPS黄埔军校”的玩家梗。
今天,游戏行业越来越频繁提到「长青游戏」的重要性。但长青背后的潜台词,不仅仅是用户池的积累和凝聚力,更是品类深耕沉淀的能力优势。
这些反映到CF上,表现为持续内容迭代的产品力,以及他们对于射击品类市场、玩法和用户的深刻理解,这些共同构成了CF IP未来能够持续带来超预期突破的保障。
正如许光在嘉年华发布现场提到的,未来的CF是“更加广阔、充满无限可能的”。GameLook也相信,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CF IP价值仍然相当巨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8/57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