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角投资《山外山》首曝实机“整活儿”,幽灵公主塞尔达?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8月14日,由上海青庖网络打造的开放世界生存建造游戏《山外山》首次公布了最新预告。截至笔者完稿时,这支预告 PV 在 B 站的播放量已经突破 170 万次,热度可见一斑。此外,今日下午《山外山》还宣布了将参展科隆游戏展的消息。

值得一说的是,成立于2023年2月的青庖网络,其天使轮投资者正是二次元大佬鹰角网络,鹰角于2023年11月投资上海青庖网络、目前持股12.7%,青庖网络创始人曹潇文曾在腾讯就职,主导海外游戏的引进评估和团队投资分析,2020年初曹潇文曾任腾讯IEGG某海外项目制作人。

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青庖网络2024年底公司社保缴纳人数为33人,目前玩家看到的游戏首曝PV背后是青庖团队已经在《山外山》项目上努力了近2年的成果。

有意思的是,在正式预告放出之前,《山外山》官方还提前放送了一支原创动画短片作为“前菜”,吊足了玩家的胃口。短片中的画面、氛围乃至人物设定,都被不少网友直呼“宫崎骏味太浓”,甚至一度以为自己点开的是《幽灵公主》新作预告。

短片画风相当鲜明

这样先用动画塑造世界观,再用实机展示玩法的宣传策略,也让《山外山》在初次亮相时就带着极高的辨识度。

实际上,SOC(Survival Open-world Crafting,开放世界生存建造)类型在中国一直有着庞大的玩家基础。从《方舟:生存进化》《幻兽帕鲁》到《森林》《七日杀》,这一赛道的全球爆款往往都能吸引到大量中国玩家涌入,并在直播、短视频等二次传播平台持续发酵。尤其近两年,SOC 已不仅仅是一种细分玩法,而是成为了一种跨平台、跨文化的游戏潮流。

GameLook 在看完《山外山》这支预告片后,第一反应就是——卖相好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实机演示。无论是细腻的光影表现、丰富的多样性玩法,还是流畅的角色动作与环境互动,都显露出一种“超预期”的完成度。如果这些画面真的是游戏中的即时渲染,那么在国产 SOC 品类中,《山外山》或许将具备直接对标一线产品的潜力。

山外青山,楼外楼

需要说明的是,《山外山》的首支预告片虽然只有短短三分多钟,信息量确是爆炸的多,沙盒建造、狩猎、农耕、武器组合、丰富的 Boss 战……几乎每一个画面都在向玩家展示,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将会有多么多姿多彩。

《山外山》的世界,是一个人神共生的年代。先祖们曾开拓出辉煌的文明——诸神赐下星火,教会人类农耕、铸器与御兽,城邦林立,祭坛与天穹相呼应。然而,天人之战爆发,神域与人间的契约被撕裂,诸神相继离去。灾厄与混乱接踵而至,大地之脉断裂,圣兽化作荒野霸主,昔日的盟友变成了掠食者。部落与部落之间陷入资源争夺,古老的传承被尘封在废墟与密林之中。

预告片开场,主角被一声低沉的嘶鸣惊醒——循声望去,是一只形似猫头鹰的巨兽,双翼如幕,黄铜色的双眼闪着寒光。此时的主角衣着简陋,仅用荷叶编织成粗糙的服饰,仿佛刚刚从远古的森林深处苏醒。

镜头一转,眼前骤然开阔——一个四季分明、广袤无垠的开放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大地大部分被原始森林覆盖,枫叶林在阳光下燃烧着金色的光辉;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根直入云海的巨石柱如天柱般耸立,成为世界的标志性地景。

广阔的地貌

这个世界的生态系统生机盎然。相对干燥的枫叶林上,行动敏捷的蜥蜴伏在岩石间晒太阳;茂密的林地中,成群的鹿从灌木间跃出;辽阔的平原上,草食性巨兽沿着迁徙路线缓缓移动,掀起滚滚尘浪。

玩家可骑乘包括狼在内的多种生物

玩家在辽阔大陆上奔走的同时,还能与各种生物建立独特的羁绊——在预告片中,主角曾披着兽皮骑乘狼、鹿与鹰。狼灵活而凶悍,适合追逐猎物;鹿脚步轻快,是穿梭林间的绝佳坐骑;而鹰,则让玩家俯瞰山河,越过峭壁险峰,成为探索崎岖地貌的空中向导。

旅途中,主角来到了一个热闹的部族聚落。这里的人们各自忙碌——有人在矿坑中挥镐开采矿石,有人驾着小舟穿过河湾,有人挥斧砍伐树木,还有人整理农田、在篝火旁烹煮食物。生活气息浓厚的部族,极有可能是玩家冒险故事的起点。

探索并不止于地面。地图中隐藏着大量解谜要素,玩家可以在特定位置播撒种子,而这些种子会在神秘力量的催化下瞬间生长成通天的藤蔓,化作一条通向高处的天然阶梯。

神似塞尔达里的余料建造

战斗中,玩家甚至能借助类似塞尔达的“余料建造”系统,将不同材料组合成奇思妙想的武器。在预告片里,一颗莓果与一根木棍的结合,就诞生了一把简陋却实用的武器,用来击退成群的野狼。

玩家在巨兽上搭建移动城堡

沙盒玩法也充满自由度。玩家既可以伐木、采矿,也可以在深海巨蚌的口中冒险收集稀有材料——当然,也有被巨蚌“夹住”的风险。更令人惊叹的是,玩家能够在庞大的怪兽背上建造属于自己的移动堡垒,俨然在活生生的“巨兽之岛”上生活。你还可以制作一辆装有倒刺的木质战车冲击怪物,或是将泥土团成硕大的球体滚动搬运,提高作业效率。

日落之后,篝火边的生活同样有趣。你可以用采集的蔬果与猎获的肉类烹制佳肴——调料下得恰到好处,会得到香气四溢的大餐;可若一时贪心放料过多,锅中翻滚的烟雾就会呛得主角满脸灰尘。

但夜色之下,危险也悄然而至。怪物会突袭玩家的据点——可能是成群结队的狼群,可能是幽灵般的骷髅兵,甚至是足以撞塌城门的巨兽。此时,需要玩家灵活运用防御塔与弓箭,将敌人拦截在城门之外。一旦防线被突破,便免不了一场近身恶战。

气势磅礴的BOSS战

预告片最后,镜头连连切换,展现了数场气势磅礴的 Boss 战:神鹿在雾林中缓缓抬起巨角;人形 Boss 挥舞着如门板般的巨斧,步步紧逼;雪原上,白虎掀起暴雪怒目狰狞;巨龙挣脱山体,带着碎石冲天而起;金乌化作火球掠过天空;巨型石像在地动山摇中缓缓苏醒。这些战斗场面,预示着玩家在《山外山》中不仅要在生活中求生存,更要在狩猎与讨伐中证明自己的力量。

量大能否管饱?

如果只看《山外山》首曝预告,很容易以为它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完成度——细致的地貌生态、多系统交织的玩法、颇具厚度的世界观。可事实上,这款游戏的起点,并没有那么“体面”。

最早的时候,青苞网络只是发布了一两个“整活视频”。其中最出圈的,是他们为了提前体验《艾尔登法环》而在14天内自制的“联机版”小项目。那时候的画面粗糙,逻辑简单,甚至更像是一场开发者的技术实验。但这个小小的尝试,让他们第一次接触到了相当小的一批喜欢开放世界和联机玩法的那批核心玩家,也收获了第一波关注。

到了2024年,团队发布了一个名为《PC开放世界沙盒生存——肺鱼计划开发Log》的视频,这很可能就是《山外山》的雏形。画面里,粗粝的森林、稚嫩的建造系统和初步的生态循环,已经能看出雏形的轮廓。和现在的成片对比,那时的版本还显得稚嫩,但正如玩家评价的那样:“24年还是雏形,25年就像超进化了一样。”

这种进化并非偶然。据GameLook了解,2023年,青苞网络获得了鹰角网络旗下开拓芯的投资,其CEO曹潇文也有腾讯背景,这意味着他们在资金、人力、项目管理上的储备远高于普通独立团队。《山外山》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高门槛的开放世界+沙盒生存赛道,而要让这样一款系统复杂、多人联机、生态动态的游戏落地,不只是需要创意,还需要稳定的研发节奏和长时间的内容打磨。

在玩法上,《山外山》显得很“聪明”。它并没有孤立地去打造一个全新的系统,而是把几个成熟品类的核心机制重新组合:有《塞尔达:王国之泪》的余料建造,有《怪物猎人》的多人狩猎,也有《方舟:生存进化》《幻兽帕鲁》那种生存建造与生态驯化的循环。这种缝合既能降低玩家的学习成本,也让内容更新有了更多延展空间。

题材选择上,团队走的是“东西通吃”的路线——山海经奇兽、神话遗迹、部落文明与灾厄传说,既能唤起国内玩家的文化共鸣,又方便在美术和世界观上做跨文化融合。无论是东方神兽,还是西式奇幻元素,都能自然融入这个世界,为后续版本留出广阔的创作余地。

当然,多系统的融合也带来了挑战——玩家在游戏中究竟会平均体验这些系统,还是只触碰其中的30%就失去兴趣?毕竟开放世界赛道从来不缺看上去“什么都有”的作品,真正能留下来的,往往是那些能把内容循环、系统平衡和长线运营做扎实的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向全球舞台。据悉,在索尼互动娱乐(SIE)的最新一轮“中国英雄计划”中,超过 200 款中国游戏提交了申请——在《黑神话:悟空》等作品收获巨大成功后,这样的数字几乎在意料之中。索尼中国英雄计划主任鲍波在 7 月 31 日上海的一次活动中也证实了这一“压倒性”规模。

不过,对于玩家而言,类型上的趋同仍是潜在隐忧。类魂游戏在近年的井喷式涌现已经带来一定的审美疲劳,至于开创性 SOC(System-Oriented Content)玩法能否真正收获用户,还得看成品能否把“聪明”的想法落到实处。对于《山外山》来说,预告片已经成功引起了好奇,接下来就要看它能否在成品中兑现这份“聪明”的设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8/57663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