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人生一站”!《空洞骑士:丝之歌》在线超56万,Steam当场宕机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2025年9月5日,对于全球无数游戏玩家而言,是一个被漫长期待浸润,终在瞬间被狂喜点燃的日子。
由澳大利亚独立游戏团队Team Cherry开发的《空洞骑士:丝之歌》,在历经七年漫长而曲折的开发旅程后,终于正式上线。一时间,积蓄已久的热情如火山般喷发,将这款作品推向了舆论与市场的双重巅峰。
根据SteamDB的数据,游戏上线首日,其在Steam平台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便达到了惊人的535213人,次日这个数字继续拔高到超过56万人。这个数字不仅是前作《空洞骑士》巅峰在线人数的数十倍,也让《丝之歌》一举成为独立游戏历史上首日表现最为耀眼的里程碑之一。
这股热潮甚至引发了连锁反应,就在《空洞骑士》正式上线后,由于游戏没有设置预售,包括Steam、任天堂eShop、PlayStation Store及Xbox商店在内的多个平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拥堵甚至崩溃,这在游戏发行史上亦属罕见。
Steam直接崩溃
考虑到游戏同步登陆了Xbox Game Pass服务,可以粗略预估,其首日的总玩家数量与销量,无疑已轻松突破百万级别。
事到如今,这显然不仅是属于Team Cherry的商业成功,更是一场由玩家、开发者与媒体共同参与和见证的文化现象。当周末的钟声即将敲响,几乎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个数字是否会再度攀升,创造一个真正属于独立游戏的“奇迹时刻”。
而这一切狂热的背后,在GameLook看来,是两个简单而有力的理由:前作《空洞骑士》树立的“神作”口碑,以及玩家们长达七年,足以跨越人生一个阶段的漫长等待。
此刻,当主角“大黄蜂”的身影第一次在全新的“纺都(Pharloom)”王国中穿梭,这场等待的终点,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是献给所有耐心与热爱的最高献礼。
以下是游戏的发售宣传片:
要理解《丝之歌》今日的辉煌,就必须回溯其漫长而传奇的诞生之路。
这条路始于2017年《空洞骑士》的巨大成功,最初,《丝之歌》的故事只是被规划为原作的一个DLC,旨在让玩家操控游戏中人气极高的NPC角色“大黄蜂”进行冒险。
然而,随着开发团队的创意不断迸发,这个原本作为补充内容的DLC,其体量和野心迅速膨胀,最终Team Cherry决定将其发展为一部拥有全新世界、机制和故事的独立续作。
2019年2月,当《空洞骑士:丝之歌》的首支预告片公布时,整个玩家社区沸腾了。人们惊叹于Team Cherry的魄力,并对这款续作报以最高级别的期待。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声嘹亮的初啼之后,竟是长久地沉寂。
“今天丝之歌发售了吗?”
随后的数年里,《丝之歌》进入了“杳无音信”的状态。开发团队Team Cherry极少对外公布开发进度,游戏的发售日期也成了一个谜。玩家们的情绪,也在这漫长地等待中经历了一场复杂的演变。起初是满怀信心的期待,随着一次次游戏展会上的“缺席”,期待逐渐被焦虑和失望所取代。
社交媒体上,关于《丝之歌》的讨论从未停止,但话题却从“它会有多好玩”变成了“它到底还存不存在”。
当等待成为一种常态,玩家社区中诞生了一种独特的“和解”文化——玩梗。玩家们用极富创造力地戏谑来自我消解那份焦灼。“《丝之歌》发售了吗?”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每日“问候”,而游戏本身也被冠以“丝之鸽”的戏称,用以调侃其不断的“放鸽子”行为。
大家一面愤怒于它的跳票,一面又在内心深处期待,Team Cherry的沉默是不是在打磨一部足以超越前作的精品。
那么,这七年里,Team Cherry究竟在做什么?在游戏发售前夕的一次采访中,团队的两位核心创始人Ari Gibson和William Pellen终于揭开了谜底。
他们坦言,漫长的开发周期并非因为项目陷入了所谓的“开发地狱”,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玩得太开心了”。
“我们在创作时玩得很开心,整个开发过程对我们来讲就是一个发挥创造力的舞台。” Ari Gibson在采访中说道,“我们在工作中冒出了更大地图、任务系统、全新城镇的想法,这就导致了游戏开发时间被拖延很久。”
他甚至表示,自己常常因为灵感过多而不得不强迫自己停止构思新的内容,否则“这游戏要15年才能做完”。
这种近乎“奢侈”的创作态度,源于前作成功带来的底气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创作环境。Team Cherry始终是一个规模极小(核心成员仅三人)的团队,他们没有被资本的压力所裹挟,得以将纯粹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乐趣置于首位。
在GameLook看来,他们并非在“拖延”,而是在用一种近乎偏执的工匠精神,雕琢着作品的每一个细节。
终于,在今年8月科隆展上,那只盘旋多年的“鸽子”终于落地。官方宣布游戏将于9月4日正式发售。消息一出,积压多年的情绪瞬间引爆。从那一刻起,直至游戏正式解锁,整个互联网都沉浸在一种迎接节日的狂欢氛围中。
当倒计时归零,玩家们涌入商店,用行动为这场长达七年的双向奔赴,画上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感叹号。
一场献给新老玩家的银河恶魔城盛宴
《空洞骑士:丝之歌》发售首日,便在Steam平台收获了高达92%的“特别好评”。全球各大媒体的赞誉也纷至沓来,无一不肯定了其在前作基础上实现的全面进化,以及作为一款独立游戏所达到的惊人品质。
因为没有提前送测,所以目前媒体分数都是TBD
对于那些未曾接触过《空洞骑士》的玩家而言,这部作品同样敞开了欢迎的大门。
游戏将玩家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国度——“纺都(Pharloom)”,一个由丝与歌统治的神秘世界。玩家将扮演前作中既是对手也是盟友的“大黄蜂”,一位身手敏捷、性格坚毅的猎手。与前作沉默、厚重的“小骑士”不同,大黄蜂拥有截然不同的战斗风格。
她更加灵动、迅捷,能够进行冲刺、格挡,并利用她的骨钉和丝线能力在空中进行优雅地舞蹈。这种操作手感上的巨大差异,为老玩家带来了新鲜感,也让游戏的战斗节奏变得更快、更具观赏性。
以下是游戏的试玩视频:
然而,Team Cherry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丰富。例如,游戏引入了全新的“工具锻造”系统,允许玩家收集材料,打造出各种武器、陷阱和道具,极大地丰富了战斗和探索的策略维度。同时,超过150种全新敌人的加入,也让纺都王国的生态显得更加危险而富有生机。
在艺术风格上,《丝之歌》延续了前作备受赞誉的手绘哥特式美学,但在细节、色彩和光影表现上有了显著提升。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城镇,还是幽深诡异的苔藓洞穴,每一帧画面都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插画,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
联合制作人William Pellen曾表示,他们构建世界的方式就像编织一张“思想之网”,许多概念在初期都是模糊的,在探索和创作中才逐渐清晰。这种有机生长的设计哲学,使得游戏的世界充满了未知与惊喜,驱动着玩家不断向前探索。
对于新玩家而言,Team Cherry也进行了细致地考量。开发者曾明确表示,《丝之歌》被特意打造为“新玩家的完美入门点”。游戏的开篇和引导部分经过精心设计,难度曲线也与前作相当,确保初次接触该系列的玩家能够顺利上手,并逐步领略其魅力。
再加上《丝之歌》76元的国区售价(海外为20美元),GameLook只能说《丝之歌》当下的赞誉,显得“格外合理”。
而在赞誉声中,“画风精美”、“地图设计巧妙”、“操作手感丝滑”、“内容量巨大”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喜欢新的动作系统、喜欢音乐设计,角色很酷
年度游戏GOTY
对于等待已久的粉丝而言,Team Cherry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对于新玩家来说,这则是一个踏入宏伟昆虫世界的绝佳机会。
白璧微瑕:简体中文玩家“爱之深,责之切”
然而,在这场全球性的狂欢之中,也夹杂着一丝不和谐的音符。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Steam平台的简体中文玩家评价区时,会发现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相较于全球范围内近九成的好评率,简体中文区的好评率仅在52%至57%之间徘徊,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势。
绝大多数的差评,并非指向游戏的核心玩法、美术或音乐,而是集中火力抨击了游戏的本地化质量。许多中文玩家在评论中表达了强烈的失望和困惑,他们指出,游戏的中文翻译存在严重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游戏体验。
问题主要集中在翻译风格的“不说人话”上。
根据玩家的评论,游戏的文本翻译采用了大量生硬、晦涩的词汇,并带有浓重的文言文色彩,显得既不自然也不贴切。在一个架空的奇幻昆虫世界里,充斥着佶屈聱牙的古风辞藻,使得玩家在阅读剧情对话、物品描述和技能说明时感到异常费力,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关键信息。
对于一款强调沉浸感和碎片化叙事的作品而言,语言的隔阂无疑是一道巨大的障碍。
这种本地化上的失误,对于期待已久的中文玩家来说,无异于在即将圆满的庆典上发现了一处刺眼的瑕疵,就像洁白的墙壁上,多了一滩蚊子血,虽然可能在当下的环境中不算显眼,却让人难以忽视,心中充满遗憾。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给出差评的评论中,也随处可见对游戏其他方面的高度认可。玩家们一边痛斥翻译问题,一边盛赞游戏的战斗手感、地图设计和艺术表现。
这种矛盾的评价,恰恰体现了中文玩家群体“恨铁不成钢”的复杂心态。他们的愤怒,源于对《空洞骑士》这个IP深沉的爱,以及对获得原汁原味、无障碍游戏体验的强烈渴望。正因为游戏的其他部分如此出色,本地化上的短板才显得愈发不可原谅。
幸运的是,开发团队似乎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已有消息指出,官方已收到反馈,并承诺会尽快对中文翻译质量进行改善。
外媒在报道此事时也分析认为,对于Team Cherry这样一个小规模的海外团队,成员可能并不熟悉简体中文,难以在审核上做到尽善尽美,问题可能出在负责本地化的第三方。
无论如何,GameLook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文玩家能够在一个语言不再是障碍的纺都世界里,真正完整地体验这场丝与歌的冒险。
结语:一座献给耐心的丰碑
七年,对于一款游戏的开发周期而言,是漫长的;对于一个玩家的生命历程来说,同样是一段不短的时光。从青涩的学生到步入职场的成年人,无数玩家的人生轨迹在《丝之歌》的等待中发生了改变。
好在,这场漫长的等待最终修成正果。当《空洞骑士:丝之歌》以一种王者归来的姿态引爆全球市场时,它不仅证明了自身的卓越品质,也为游戏行业再次诠释了“慢工出细活”的古老真理。
Team Cherry没有成为“没人会记得一款按时上线的垃圾游戏”这句游戏圈名言的又一个注脚,而是用实际行动,将它变成了一枚颁发给自己的勋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