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鸿蒙版正式上线!鸿蒙化浪潮已席卷整个游戏行业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对于很多旅行者来说,《原神》早已不仅仅是一款游戏,而是一段跨越数年的冒险旅程。今天,这段旅程迎来了新的故事——全新月之一版本上线,旅行者将抵达新区域挪德卡莱,备受期待的《原神》鸿蒙版也正式在 HarmonyOS 5 华为游戏中心亮相。
今天,华为游戏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一场鸿蒙技术沟通会,现场不仅分享了鸿蒙游戏的最新创新玩法和技术,还邀请多位 KOL 与花粉们亲身体验了最新的鸿蒙版《原神》。
此前在 8 月 21 日,《原神》鸿蒙版开启预约,创下鸿蒙游戏预约最快破万记录。
当《原神》这一款产品完成鸿蒙化,对外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鸿蒙已经不再是厂商们“小试牛刀”的平台,而是具备承载顶级重载游戏的成熟系统。
顶流IP与鸿蒙生态的双向奔赴
今天的鸿蒙游戏技术沟通会上,B 站 UP 主【粥粥的终极理解】向玩家介绍了《原神》的最新版本——「月之一」版本「『空月之歌·呈示』雪浪与苍林之舞」的全新内容。新版本中,提瓦特大陆的全新区域「挪德卡莱」正式开放,全新限定五星角色「永月的祀歌·菈乌玛(草)」、「诡灯陌影·菲林斯(雷)」和全新四星角色「妙械咣咣铛·爱诺(水)」将加入游戏。与此同时,限定五星角色「白草净华·纳西妲(草)」和「兰生幽谷·夜兰(水)」将迎来返场,集录祈愿也将开启。
众所周知,大版本往往伴随着更庞大的内容量、更复杂的地图场景以及更激烈的性能需求。内容与机制的双重升级,使得系统对性能的要求只增不减,也让《原神》鸿蒙版更像是一场“高标准”的实战验证。
从玩家端的体验来看,鸿蒙版《原神》给出的答卷完成度相当之高。上线之初,玩家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账号数据能否顺利互通?平台迁移,会不会让冒险进度和养成体系清零?
各位玩家们大可以放心,此次上架的《原神》鸿蒙版使用天空岛服务器(官方服务器),与其他平台的《原神》天空岛服务器游戏进度互通,旅行者可在不同系统设备之间自由切换,游戏进度实时同步,无需重复挑战或重新积累资源。对玩家而言,“换系统要重新肝”的担忧彻底消除,可以在全新的终端环境中无缝延续属于自己的提瓦特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原神》鸿蒙版在运行表现上也没有掉链子。不管是穿梭于须弥的雨林深处、或是沉浸在枫丹绮丽的水下世界,画面几乎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掉帧;在高强度的战斗场景中,帧率也能保持稳定。这种丝滑的体验,意味着鸿蒙系统在顶级重载二游的适配上经受住了实战验证。
不仅要“玩得爽”,更要“玩得久”
过去几年,中国手游的渠道格局相对稳定,iOS 与安卓长期主导市场,厂商的发行路径鲜有变化。直到鸿蒙生态快速壮大,这一格局才出现新变量。
在上周的华为 Mate XTs 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宣布 HarmonyOS 5 设备装机量已突破 1400 万,而就在 8 月底,这一数字还是 1200 万,短短几周之间,百万级的增长速度,足以证明这股势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开来。
为什么鸿蒙生态能发展得如此迅速?回归到游戏领域,对用户来说,性能优化和账号互通固然重要,但这些在其他平台也并非独有。那为什么玩家会愿意把“家”搬到鸿蒙呢?归根结底,必须有足够的新意,才能打动玩家。
而这,正是华为最擅长的地方。
华为持续投入底层技术能力的构建,基于方舟引擎通过系统级打通 “软硬芯云”,针对重载游戏场景进行了专门的优化,通过端云编译、性能调优等方面的整合,保证高能效的同时让游戏体验更加畅爽。同时,华为并没有把游戏局限在一块手机屏幕里,而是在HarmonyOS构建的分布式技术底座之上构建出“手机+PC+平板+智慧屏+车机”的多终端联动生态。基于鸿蒙底层技术能力优势和全场景互联特性,为游戏产业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华为游戏中心总经理也在会上向我们展示了鸿蒙生态的强大之处。
具体来看,借助分布式技术,玩家可以在手机上开始游玩游戏后无缝切换到电脑、智慧屏或车机,手机可以充当算力中心或触控手柄。智慧屏结合悬浮手柄实现手眼协同,车机则利用大屏、环绕音效与氛围灯增强沉浸感。
不仅如此,鸿蒙生态还通过 AI 和智能系统进一步提升游戏体验。基于 AI 大模型的意图识别,玩家可以声控操作,将游戏内容映射为操作指令,模拟点击屏幕坐标完成操作,实现精准控制。例如在经典卡牌游戏《三国杀》中,只需在游戏内发出声控指令,系统即可识别图片元素,生成对应操作,轻松完成游戏动作。
同时,鸿蒙上的“小艺游戏助手”也让沉浸式体验更进一步。小艺还能将玩家在游戏内产生的事件或动态,通过建议、负一屏等系统入口实时推送,让玩家第一时间掌握游戏信息。
跨场景玩法不仅体现在硬件互通上,鸿蒙的“碰一碰”和互动卡片功能也让社交与碎片化娱乐更加顺畅。通过“碰一碰”,玩家可以轻松组队或分享资源,如《暴吵萌厨》中两台手机轻轻一碰即可秒组队。互动卡片则让桌面玩法与游戏联动:经典国风手游《浮生忆玲珑》深度结合创新互动卡片特性,推出童心稚梦版本,在桌面云养娃,点击卡片即可与可爱萌娃角色互动,养成陪伴更有趣。
正是这种跨终端、跨场景的体验,不仅让玩家“玩得更自由”,也为厂商带来了更长的留存周期——玩家可以在不同场景自然续接游戏,在线时长和付费意愿随之提升。这也是越来越多厂商将鸿蒙视作“必选项”的重要原因。
这正是鸿蒙生态与传统移动平台最大的不同:它不再只是一个渠道,而正在成长为一个具备纵深与延展性的操作系统生态。
越来越丰富的鸿蒙生态圈
截至目前,鸿蒙生态已汇聚超过1000家游戏厂商,上架鸿蒙游戏数量突破10000款,形成从头部大厂到中小团队的完整产品序列。这里既有腾讯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这样的旗舰作品,也有点点互动的《无尽冬日》、完美世界的《诛仙2》等重点产品,更不乏中小型开发团队积极适配的各类精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周的发布会上,腾讯的另一款重磅产品《金铲铲之战》宣布将于 9 月 25 日正式上线 HarmonyOS 5 华为游戏中心。《英雄联盟手游》《三角洲行动》等多款热门大作也官宣9月起登场。可以说,头部厂商正在以更加明确的动作表达对鸿蒙生态的认可与投入,这也预示着鸿蒙游戏版图的扩张正进入加速阶段。
鸿蒙在游戏体验上的“杀手锏”,来自于其底层技术能力。方舟引擎、端云 Shader、AI 插帧等核心技术,为游戏带来了系统级的性能加成。以国民手游《王者荣耀》为例,在玩家最敏感的操控层面,团队针对方舟图形引擎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度调优,使鸿蒙版在渲染和送显效率上实现显著突破。数据显示,跟手性比上一代提升了 21%,这意味着玩家释放技能的反馈更为精准顺畅,整体操作体验更加畅爽。
当然,技术只是鸿蒙生态的“硬实力”。在“软支持”层面,华为同样动作频频。今年 8 月,华为正式推出全新的鸿蒙开发者激励计划,奖金池规模超过亿元,覆盖个人与企业开发者。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长期的扶持体系:从技术培训、引擎适配,到分发渠道、运营支持,几乎覆盖了开发者接入鸿蒙的全链路。这意味着厂商在拥抱鸿蒙时,得到的不仅是性能优化上的便利,更是生态化、体系化的商业助力。
整体来看,鸿蒙生态在“用户规模、技术能力、开发者扶持、上线效率”四个维度同时发力,逐渐形成了可量化、可感知的差异化优势。对于厂商来说,这不仅是一套硬指标的承诺,更是一个能够支撑长期产品运营的完整生态。从目前的趋势看,鸿蒙正在从“新兴平台”逐步向“行业标配”迈进,而这背后的逻辑,并非单一产品的亮眼表现,而是整体生态的成熟与持续迭代。
结语
若将鸿蒙游戏生态的发展比作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么《原神》的正式入驻,无疑是撞线前最关键的补给站,让沿途观望的厂商们意识到鸿蒙将不再只是厂商的“备选方案”,而可能逐渐演变为厂商未来发行策略中的“标配”。
在安卓和iOS这两位老大哥的长期注视下,鸿蒙系统正在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它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循序渐进的变革。从最初的系统优化到如今的跨终端互联,鸿蒙正在以实际行动证明其承载顶级游戏的硬实力。无论是玩家所追求的丝滑体验,还是厂商所看重的用户规模和技术支持,鸿蒙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
也许,属于鸿蒙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