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同行惋惜!《归龙潮》宣布停运,“国潮二游革新者”放弃挣扎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2025年9月10日,这一天,《归龙潮》的命运终于落定。这款被玩家调侃“死了又活”“仰卧起坐”近一年的二游产品,终究还是倒在了周年庆的前夕。
官方公告显示,因运营状况难以支撑后续研发与维护,项目组在慎重评估后做出停运决定,《归龙潮》将于2025年12月10日10:00正式停止运营。为安抚玩家,官方同时宣布,将在停运后开放“陪伴服务器”。自9月10日至停运日间登录过的玩家,其账号数据将被保留,停运后仍可继续进入“陪伴服务器”,但不再进行更新与内容维护。
与此同时,官方也公布了停运过渡期的安排:即日起关闭新用户注册和充值,并向玩家发放明铢、全龙胤自选、时砂之盒等福利礼包;各大渠道的下载入口也会陆续下架。退款规则同样同步上线,玩家可以选择现金退回,或将剩余充值折算成周边店铺的优惠券。
泄露的图片显示,归龙潮会在一周年时进行联动
甚至有不少玩家想入坑、回坑
颇具戏剧性的是,就在公告发布前一天的9月9日,还有玩家发文称《归龙潮》“长达40天的维护终于结束”,很快将迎来周年庆新地图,甚至泄露出一张联动图片,推测“官方要在周年庆来波大的”。该帖评论区甚至涌现不少新人表示“准备入坑”、“终于等到了”。
谁也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庆典,而是一场体面又沉默的告别。
举棋不定
在竞争已趋白热化的二次元赛道中,《归龙潮》曾是一款备受期待的产品。《归龙潮》的开发商好玩橙,正是FunPlus旗下的工作室。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通过SLG出海打开全球市场的公司之一,从《King of Avalon》到《State of Survival》,FunPlus凭借对中重度策略玩法的深度打磨,以及在欧美市场强大的买量与运营能力,长期位居全球SLG发行商的前列。近年来,随着二次元市场的快速膨胀,这家公司开始尝试拓展SLG之外的赛道。好玩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承接了FunPlus对二次元赛道的探索与野心。
《归龙潮》最初凭借独特的“国潮”视觉风格脱颖而出,并尝试以“横版战斗+都市奇幻”的融合玩法构建差异化体验。从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的首次曝光,到2023年3月以《暗号瞳》之名启动首测,再到2025年9月正式公测,这款游戏在四次测试中不断调整、反复试错,最终选在暑期档末尾上线。这一时机选择,仿佛也预示了其命运的曲折。
最初,《归龙潮》带着“革新者”的姿态闯入市场。在付费机制上展现出二游圈子难得一见的宽松:卡池定价为150游戏货币一抽,角色百抽必出,专武不设抽卡环节,可以靠“肝”免费获取。意图通过降低付费压力来提升用户留存。与此同时,主城探索也从早期2D横版进阶为3D开放大世界,试图以更强的沉浸感吸引玩家驻足。
然而从二测开始,游戏风评急转直下。其潮流化视觉所吸引的泛用户群,与实际偏硬核的玩法机制产生剧烈冲突。倾向轻松体验的玩家难以接受高难度挑战,而核心玩家则对冗余复杂的系统逐渐失去耐心。更显著的是,因国风美学和人设吸引而来的不同性别玩家之间,也逐渐出现诉求分化与舆论对立。面对如潮的社区反馈,项目组显得犹疑不决,迟迟未能确立明确的方向。
最致命的是,《归龙潮》在核心玩法上出现持续摇摆。从首测的“跑酷+丢球”到后来引入元素反应,再突然转向属性击破机制……几乎每次测试都像是一款新游戏。这种反复颠覆玩法框架的行为,不仅极大消耗了开发资源,也彻底打乱了玩家的认知预期,导致产品丧失连贯的设计语言与特色定位。
不过《归龙潮》的开服还是相对差强人意,截至今年8月16日定档,游戏获得800万预约;9月17日,官方宣布上线不到四天下载量突破600万,首月流水接近千万元,公测初期勉强维持在畅销榜20-30名区间。
可惜好景不长。2024年11月20日,《归龙潮》突然跌出iOS畅销榜,社区活跃度急剧萎缩。接连几次不当的运营操作和公关回应,更引发舆论危机不断发酵。不久,业内传出团队大幅裁员至二三十人、项目濒临解散的消息。前期的高期待与后期的低表现形成强烈反差,负面声量持续积聚。玩家侧也逐渐形成“不敢付费、不敢推荐”的信任危机。
“永久月卡”机制——龙潮贵宾
去年12月初,在游戏1.2版本中,官方宣布推出“永久月卡”制度,这在国内二游市场中相当罕见。然而,自该机制上线后,游戏的版本更新频率明显放缓,内容投放几乎陷入停滞,官方也逐渐淡出玩家视野。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推出“永久月卡”七个月后,《归龙潮》竟以“团队搬家”为由宣布版本延期。这一理由在玩家社区中引发大量质疑,也成为压垮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谁杀死了《归龙潮》?
在GameLook的观察中,《归龙潮》从首次亮相开始,就始终被裹挟在舆论漩涡中。自多次测试直至正式上线,它承受了来自玩家社区一轮严苛过一轮的差评冲击,这些持续堆积的负面声浪,无疑对游戏的口碑传播与用户增长造成了深刻而长远的阻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玩家社区中不断酝酿的集体情绪,与众多UP主创作的批评性内容,交织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持续冲击着《归龙潮》的公众形象。而真正将这场舆论战推向高潮的,是GameLook曾报道过的“律师函事件”。
该事件的起因,源于一位UP主对《归龙潮》从测试至公测阶段一系列调整的批评,尤其是抽卡资源的内测福利被削减,部分原宣传中靠登录即可领取的奖励,在公测后改为需要付费或高强度“肝”才能获取。从运营策略角度看,此类调整并不罕见,拉长资源投放周期,提升用户活跃与游戏时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短期流水。
事实上,内测内容不等同于公测版本,开服宣传与实际体验存在差异,在游戏行业中并不少见,很多厂商都采取过类似做法。不过,厂商觉得“合理”的调整,玩家未必接受。
该UP在《归龙潮》发布停服公告时,开启了直播,标题为——归龙潮传奇,大结局
该UP在停服公告下的评论
而从这位UP主的视角来看,他自《归龙潮》的一测阶段就已持续关注并参与每一次测试,自认是游戏的忠实玩家。尽管其视频措辞激烈、传播广泛,他本人坚持认为这些内容并非“恶意抹黑”,而是出于对游戏的关注意见。
但关键在于,测试版本变动本身确实是开发过程中的常态,项目组调整内容往往面向的是更广泛的公测玩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经历内测,也对早期承诺无感。
然而,当UP主将这些“未兑现承诺”做成视频并传播,再结合当下二游社区高度敏感、易情绪化的舆论环境,以及大量“乐子人”的推波助澜,差评内容所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普通评测的范畴。随着更多UP主跟进批评,负面声量如雪球般滚大,最终对游戏商誉和运营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玩家提出建议、发表批评本身无可指摘,但表达方式与传播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最终影响,尤其是在一个情绪极易极化的社群中。
10月中旬,B站开启了“游戏分区专项治理活动”,给向着极端化一路狂飙的二游社区环境,踩下刹车。
是舆论杀死了”归龙潮“吗?我们继续往下看,在2025年1月接受触乐采访时,《归龙潮》制作人Jeff透露,那时的项目已经站在悬崖边上。Funplus上海在2024年11月初就进行过大幅裁员,“项目已经对运营团队和铺量内容团队进行了裁撤,最终只保留二三十人”。换句话说,当外界“口碑”争论时,项目内部其实早已元气大伤。
Jeff将问题归纳为三层:第一层是“面向自己”的自嗨式设计;第二层是“面向数据”的修修补补;第三层才是“面向玩家”,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但《归龙潮》始终没能让这三层契合。很多设计逻辑上合理,却偏离了玩家真正想要的体验。比如战斗关卡。团队希望把《归龙潮》做成“大DAU”产品,结果却设计得过于困难。玩家并不会直接抱怨,他们只是悄悄流失。到团队意识到问题时,留住他们的机会已经所剩无几。
当然,舆论依然是《归龙潮》无法绕过的伤口。Jeff承认,最大的舆论矛盾来自玩家群体中的性别议题。但在他看来,这并不是《归龙潮》独有的问题,而是几乎所有二游都会面临的常态。要吸引足够多的用户,就必须面对“众口难调”的现实。
可当团队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归龙潮》的形象已经彻底崩塌,挽回余地渺茫。
那么,《归龙潮》是他杀吗?从舆论影响来看,似乎是。是自杀吗?从产品决策和运营策略来看,也确实如此。
或许更准确的说法是:《归龙潮》死于一场没有绝对凶手的悲剧。既是当前二游舆论环境的牺牲品,也是自身在不断摇摆与循环自证中迷失的必然结局。
大梦一场
归龙潮的最后一个大版本在6月6日更新
在GameLook看来,《归龙潮》所选定的停服时间点颇为微妙,它恰好倒在了周年庆的前夜。一般而言,即便是走向终点的项目,也大多会借周年这类重要节点做最后一搏,通过一波情感营销、福利释放或内容更新,尽可能激发剩余玩家的热情,最终“燃尽一把”,既是对用户的交代,也未尝不是对自身价值的最后一次兑现。
然而《归龙潮》却似乎连尝试的意愿都已丧失。
这一选择背后,折射出的或许远不止是“运营困难”,而是更深层、更彻底的“病症积累”。所暗示开发团队不仅缺乏继续投入的资源,可能连最基本的运营信心和产品方向感也已消耗殆尽。当一个项目连“放手一搏”的勇气都不再拥有,往往意味着任何努力都已无力回天。
8月榜单(数据来源:SensorTower,仅包含iOS和GP收入)
正如GameLook此前所观察到的,2025年的二次元游戏市场,尤其在暑期这个传统热门档期,呈现出一种罕见的沉寂。即便放眼国内手游畅销榜前20名,国产二次元新作也几乎不见踪影——事实上,排名前二十的产品中,今年上线的全新作品仅有 Cygames 旗下的《影之诗:超凡世界》一款。
这意味着,尽管头部老产品依然稳定,整个大盘却暴露出令人警惕的停滞:在过去超过八个月的时间里,被寄予厚望的国产二次元新品几乎“全军覆没”,没有出现任何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爆款。短期的榜单表现或许是偶然,但当这种“静默”贯穿大半年,它已明确指向一种结构性困境。
更值得留意的是,米哈游、鹰角等传统二次元大厂在2025年也均未推出重磅新作,档期出现明显空窗。事实上,当下的二次元游戏,已从过去那个“流量快车道”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烫手山芋”。厂商既渴望切入这条仍具备高黏性与付费潜力的赛道,却又惧于其不断高企的研发成本、长线运营的压力以及玩家日益苛刻的要求。“快测快上”的打法已经寸步难行。
《黄金四目》
例如,由前米哈游《崩坏学园2》制作人曹霞创建的鸟鸣啾唧工作室所开发的《黄金四目》,上线仅五个月就因资金链断裂宣告停运。这款以传统傩文化为基底、主打即时战术的二次元游戏,尽管团队背景亮眼、美术风格独具一格,却仍因资金不足、宣传声量匮乏以及玩法争议等问题迅速折戟,甚至陷入欠薪纠纷。
说到底,或许属于二游“野蛮生长”的时代,真的已经结束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