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人才战争”多奢侈?42天烧掉几百万,只为让校招生“试一把”!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校招加入米哈游是什么体验」,一直是各大社媒平台的米哈游玩家、以及高校应届生最好奇的话题之一。
今年4月,米哈游刘伟(大伟哥)在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一周年的AI主题周活动上,想学弟学妹分享过,米哈游有过严格的笔试流程,另外一位创始人蔡浩宇曾偷偷参加公司的校招,但笔试结果没过……进一步勾起了很多玩家的好奇。
有意思的是,近期B站UP主「-Lks-」发布了关于试玩米哈游25届校招生限时6周开发游戏的视频,登上了全站排行榜,引发了相当多玩家和网友的围观。
在这场持续42天的Mini Project活动中,96位校招应届生被分成8组,从零开始做出3D游戏Demo。最后将由包括大伟哥在内的米哈游内部员工亲自到场体验,并最终选出一款最佳游戏。
有意思的是,Mini Project本身并不与任何商业项目挂钩,本质上就是一场时间更长的米哈游内部Game Jam。但按照米哈游薪资水平、以及配套的软件、硬件投入成本等粗略计算,GameLook认为,这场Mini Project的投入超过了500万元,可见米哈游对年轻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换句话说,大伟哥亲自到场、并砸下几百万“交学费”,给这群刚刚进入米哈游和游戏行业的新人们上了一课,让他们正式加入项目组前先“练手一把”,提前了解游戏实际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困难性,感受前路漫漫。
脑洞超大、成品超预期,几乎都是上架Steam的标准
试玩结束后,大伟哥向米哈游新人们表示,虽然感觉到很多处理不是特别成熟,但所有作品的脑洞都很大。的确,短短六周的开发时间对这群新人并不是特别充裕,但八个小组已经尽全力将玩法创意、产品完成度打磨到了最好,最终成品也很让人意外。
其中多个游戏都是更重视美术、创意的Party Game,比如双人合作解谜过关游戏《转生为纸片人,然后天下无敌》,有点类似“纸片人版的《双人成行》”,完成度也很高。无论是解谜设计,两个角色机制的配合,还是整体美术风格,已经超出了新人限时作品的质量。
四人联机派对互殴游戏《人类彻底怒了》,欢快、魔性、有趣但不复杂,玩家需要在一群小人中迅速找到自己并淘汰掉对手。游戏美术风格也很讨喜,整体感受类似《人类一败涂地》《Pummel Party》和《猛兽派对》。
双人合作磁力机制打怪游戏《磁力潜兵》,简单切换磁性并利用相吸、相斥的冲击通关。虽然玩法较为简单、流程也不算长,但无论是双人合作玩法,还是明快的卡通美术风格,整体观感都轻松爽快,具备合家欢游戏的雏形。
还有一个是双人合作涂色过关游戏《涂味勤画》,加入了很多绘本风格2D美术,观感上相当突出。
单人游戏方面,有单人速度弹球得分游戏《Comball》,单人跑酷竞速打BOSS游戏《快跑 程序又出BUG了》,以及吸血鬼like割草游戏《是喵就升100级》,玩法创意和最终完成度都比较出彩。
虽然这些游戏都很出色,但最终获得2025 Mini Project的最佳游戏奖项、并拿走十万元奖金的,其实是单人状态转换解谜过关游戏《薛定谔的呆猫》。
游戏角色形象借用了怪猎的呆猫,玩法逻辑类似磁力的交互设计:同色会相互接触,异色则会直接穿过去,而呆猫可以通过与屏幕内物体交换”红蓝“两种颜色,从而通过不同的解密关卡、躲避BOSS攻击。
从-Lks-的体验来看,《薛定谔的呆猫》是一个门槛较低,但上限或者说玩法深度很高的解谜游戏。对比其他七款游戏,游戏的创意也相对新颖,自然而然获得现场大多数试玩者的青睐,甚至大伟哥透露自己也选了这款游戏。
如果抛开一切现实因素,为刚入职的新人们举办这么一场活动“乐呵乐呵”,也并无不可。但对于米哈游这样一家行业巨头来说,砸几百万办一场不直接孵化任何商业项目的Mini Project,这个学费到底交得值不值呢?
头部大厂竞争什么更关键?米哈游更重视「人才」
当然,这并非是米哈游独有人才培养模式。比如网易内部也有“老带新”,用小项目练手的传统。虽然Mini Project不直接与项目挂钩,但长期来看,大产品都趋于平台化,伴随着活动上新加入越来越多小游戏,这也可以启迪正式项目的未来玩法创意。
与此同时,过去「重剧情、弱玩法」的二游正在发生改变,今年出现了越来越多侧重于gameplay的二次元产品出现,此前米哈游也曝光了7个预研项目,涉及英雄射击、动作等不同玩法方向,提前做更多创意玩法储备,可能也会是Mini Project为米哈游带来的长尾效应。
但归根结底,大伟哥替米哈游新人交第一次学费,行为逻辑背后是米哈游的人才观。
GameLook曾和大伟哥有过面对面交流,他提到同腾讯、网易等大厂的竞争中,米哈游最在意的是「人才」。在他看来,大厂间竞争不是砸多少钱的问题,毕竟大家都有资本加码跟进热门赛道,最终还是回到「人」的竞争上。
未来有多少优质人才加入米哈游,如何培养校招的新一代开发团队……人力资源是米哈游高度重视的方向。
根据游鲨的数据,米哈游硕士员工占比显著高于腾讯、网易、莉莉丝、叠纸和整个行业,硕士博士占比高达40%。其中985、211、QS排名100的高校毕业生占比在40%以上,明显高于行业整体。
根据UP主-Lks-的视频透露,刚刚入职米哈游的96名25届毕业生,来自55所不同学校的50个不同的专业,其中1名大专、本科47名、硕士47名、博士1名,硕士博士占比达到一半。
图源:B站UP主-Lks-
那么对重视人才的米哈游而言,砸重金举办的Mini Project意味着什么?
大伟哥曾在4月的母校上海交大的分享中谈到,当前大厂的就业环境,其实就是一群相当优秀的人在卷自己对特定岗位、领域的理解和热爱。他强调「热爱」的重要性,“当下这个世界真的非常非常卷,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不是你喜欢的,那你是卷不过别人的。”
大伟哥提到,他对很多人在学生时期已经有开发经历感到惊讶:“比如我们找策划,你以为你游戏玩得多你就见得多,但我看那些卷的人,很多在学生阶段其实就已经做了好几个独立游戏了,他把这些独立游戏放到我面前的时候,我都惊叹为什么学生时期就能做出这种东西。”
当时他强调,同学们必须“想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而不是一味追求大厂的机会,“很多时候你就会输给那些有热爱同时又卷的人”。
内部Mini Project的试玩结束后,大伟哥重新用米哈游过去十几年的创业经历鼓励新人们,并再次强调了坚持和热爱的重要性。“如果想在米哈游做游戏,你今天就应该想好,未来十年想做什么样的游戏。然后加入合适的项目组,就做十年。”
“十年之后(如果)运气足够好,我们会彻底击穿某个品类上,在那个品类上做出世界第一的游戏出来——这就是我们米哈游未来要走的路。”
结语
米哈游为Mini Project最佳游戏提供的10万元奖金,让GameLook想起,曾经也是靠着上海市科委提供的10万无息贷款,米哈游得以从一家交大走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逐步成长为年纳税10亿的企业。
期间,米哈游拿到的唯一一笔投资是2012年天使轮的100万元。如今,只是给新人加入公司上一课,米哈游大手一挥就花掉了数百万元,可见十几年来游戏圈的通货膨胀到底有多严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了让新人毫无负担地试一次自己想做的游戏,米哈游随手就砸进去几百万——大厂对校招应届生的待遇,真的会让一些独立游戏团队眼红。但这就是当前游戏行业的真实状态——大公司之间拼杀的不只是创意,还有对人才培养的不计成本。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