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真不敢坐地铁”,独立游戏改编电影《8号出口》票房破31亿日元!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暑期档的日本电影市场,向来是票房厮杀最为激烈的战场。今年也不例外——国民级IP《鬼灭之刃》系列最新剧场版《无限城篇·猗窝座再袭》于7月18日上映,不出所料创下日本影史最高周末开画、最高单日票房及单日最多观影人次三项纪录,仅用8天突破100亿日元,成为达成这一成绩速度最快的日本电影。

《8号出口》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在8月29日,这部势头正旺的超级大片,竟被一部小成本恐怖片逆袭夺下单日票房冠军。那就是以“无限循环地铁站”为概念、改编自独立游戏的电影《8号出口》。该片上映三天即收获9.5亿日元票房(合 4600万人民币),截止9月15日全球累计破31亿日元(合1.5亿人民币),吸引了220万人观影,成为今年暑期档日本电影市场黑马
电影改编自Steam平台上的同名游戏《出口8》,在2023年11月推出后迅速大受欢迎,首日销量就超过30万份。尽管游戏本身剧情相当单薄,甚至被不少玩家调侃为“步行模拟器”,但其玩法设计极具巧思。玩家在游戏开场时身处地下通道,目标是从8号出口离开。玩家需在首次走入长廊时仔细观察场景,之后每一次进入新通道都要比对场景是否与最初存在差异。如果检测到“异变”,就必须走回头,如无异常,才能继续前进。玩家需要连续做出八次正确判断,才能令出口编号逐次递增,最终从8号出口成功逃脱。
游戏缺乏剧情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出口8》原本只是开发者KOTAKE CREATE在制作另一款游戏时,经历了半年的构思和三个月的实际编码后顺手开发的小型作品,没想到最终大获成功。说起好笑,游戏采用的“无限循环”题材,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美术和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受到《P.T.》和《The Backrooms》(后室)等循环类恐怖作品的启发。

《P.T.》游戏画面

说到《P.T.》,不少玩家或许并不陌生。它本是小岛秀夫在离开科乐美之前主导的一款《寂静岭》预告性质互动Demo,却因其前卫的叙事与极强的氛围塑造被广泛讨论。尽管项目最终夭折,并未真正成为完整体验,但其所奠定的“无限回廊”式恐怖手法影响深远——在看似熟悉的有限空间中通过细微变化持续制造心理不安。这种手法不仅被后续众多恐怖游戏借鉴,也为像《出口8》这类注重环境叙事与心理暗示的作品提供了创作路径。

日本铁路有着悠久的历史
不过,《8号出口》的题材选择实则非常精妙。根据日本铁路协会数据,日本全国地铁线路总长度达764公里,日均客流量高达1700万人次,地铁已成为绝大多数日本人通勤的首选。这种高度依赖与日常经历,为影片提供了深厚的心理铺垫。

采访原文
将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原剧情的游戏改编成电影,创作团队面临巨大挑战。日本游戏媒体Fami通在采访电影制片人坂田雄人时,曾特别问道:“据悉原作并无剧情,请问您是如何逐步编织出这个故事的?有没有格外费力的环节?”坂田导演回应说:“我们以川村元气导演和编剧平瀬謙太朗先生为核心,同时参考了KOTAKE先生的意见,通过日复一日的讨论逐渐构建出故事。游戏的核心是‘前进或折返’的二选一抉择,因此电影主角也被设定为陷入重大二选一困境而误入地下通道的人。每当他与异常现象对峙,都不得不重新面对那个现实抉择。”他还透露,主演二宫和也也参与了剧本研讨,团队每天对剧本进行微调,认真细致地完成了为“无剧情原作”赋予故事的工作。

男主宫田
通过精心打磨的剧本,电影《8号出口》衍生出了丰富而深刻的剧情。故事讲述了男主角宫田被困在一个无限循环的诡异地铁通道中,每当接近转角,都会遭遇一个神情诡异的职业装大叔,并回到写有“0号出口/8号通道”的指示牌下。他发现自己必须遵循“发现异常就折返”的规则才能前进。几经尝试后,他已取得一定进展,却因接听到原本无信号的前女友来电(告知怀孕)而心态动摇,进度归零。绝望中他遇见一个沉默的小男孩,并得知那个职业装大叔其实也是之前的失败者,因误将幻觉楼梯当作出口而迷失自我,最终变成了循环中的背景NPC。

宫田与男孩决定组队同行。男孩拥有极强的观察力,帮助他快速推进关卡。宫田也从男孩身上看到了对母亲的思念,这触动了他深藏内心的愧疚——他曾在地铁上因未能勇气制止一起欺凌婴儿事件而始终自责,并对责任充满恐惧。在一次洪水异常中,宫田为救男孩自己被冲走,在濒死幻觉中体验到了成为父亲的责任与美好。

最终,男孩获救后成功闯过最后一关,离开了循环。宫田也紧随其后逃脱。回到现实后,他立刻联系前女友,表示已准备好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然而,当他再次坐上地铁,面对与循环开端相似的情景:婴儿哭闹、众人冷漠,他陷入了沉思。影片以一个开放结局收尾,暗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选择与责任担当,其实也是一种需要勇气去打破的“循环”。

电影的结尾无疑将主题提升了数个层次,在B站等平台引发了大量网友关于电影深层次寓意的讨论。有网友表示:“能把一个几乎单纯算是找不同的游戏拔高到这个高度是我没想到的,确实佩服。听说改编成电影的时候我各种问号,这要怎么做成电影啊?是我肤浅了。”
更有远在日本当地的网友现身说法:“这车站就是我下班的必经之路,现在为了宣传已经弄成跟影片里一样了,我现在每天下班坐车都有点害怕。。。。”
这部电影的成功,也让gamelook不禁联想到影史上几部同样以“封闭空间+人性试炼”为内核的经典作品:例如《心慌慌》中奇特的超自然现象,《异次元杀阵》里以数学与人性为武器的致命陷阱,以及《饥饿站台》中那垂直堆叠、资源分配极度不公的“垂直牢笼”。它们皆以极简的场景设定,构建出寓意深长的社会隐喻和人性实验。

《玩具熊的五夜后宫》电影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游戏改编影视作品正在持续发力。例如《玩具熊的五夜后宫》全球首周票房就高达1.306亿美元,北美首周末7800万美元的成绩不仅轻松夺冠,更成为北美影史游戏改编电影第二高开画纪录,仅次于《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的1.46亿美元。同时还创下北美恐怖片首周末票房第三高的纪录,仅次于《小丑回魂》和《小丑回魂2》,也超过了《月光光心慌慌》的7600万美元,成为制作公司Blumhouse历史上开画成绩最好的影片。GameLook此前报道过《我的世界》大电影全球总票房也达到近10亿美元,位居2025年全球票房榜亚军。而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式民俗解密游戏《纸嫁衣》也于8月初放出了改编动画的预告PV。
在电影工业已经流水线化的今天,从一些游戏上汲取灵感,倒也不失为一步妙棋。
正如导演坂田在采访中所说:“‘8号出口’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象征。很多人每天经过同一个地方上学或上班,乍看一模一样,实际上每次都有细微变化。我们是选择改变,还是重复每一天?这正是《8号出口》想提出的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8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