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AI生成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自今日起,美国谷歌应用商店正式向开发者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这是Epic诉谷歌案司法裁决生效后的标志性变化。
为遵循法院判决,谷歌宣布调整其支付政策:允许应用开发者在谷歌支付系统之外接入其他收款方式,并取消应用定价必须与谷歌官方支付绑定的强制要求。开发者现在可以告知用户其在官方商店以外的购买渠道与定价,甚至直接提供应用下载链接。
谷歌表示,近期将公布更多关于“维护生态系统用户信任与安全”的商业模式调整细节。该强制令有效期为三年,将于2027年11月1日终止。目前,谷歌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的中止执行令请求仍未有最终结果。
谷歌开放第三方支付,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不妨先看看苹果的案例。
事实上,Epic与苹果的诉讼已促使iOS在美国法院判决下开放了第三方支付。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堡垒之夜》在支付方式调整之后的收入表现。


首先需要明确,Epic并未完全放弃苹果支付,增加了一种支付选择。在引入第三方支付后,旗下手游《堡垒之夜》尽管在美国iOS畅销榜的排名从长期稳居前三滑落至50至150名之间波动,却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流向了Epic的直接支付渠道。
数据显示,《堡垒之夜》目前在美国iOS端的月流水约为2000万至3000万元人民币,而在开放第三方支付之前,《堡垒之夜》仅iOS端月收入就高达2亿元。据此估算,Epic通过第三方支付成功将约80%至90%的收入转入自家渠道。
这个比例确实高得惊人,但GameLook认为并不适用于所有游戏。《堡垒之夜》手游之所以能实现如此高比例的支付迁移,关键在于用户对Epic品牌的高度信任。这些玩家多年未在iOS端体验《堡垒之夜》,回归后对Epic的信任度较高。同时,Epic在自家支付渠道中提供更多道具和充值优惠,进一步激励用户选择直接支付。
对于中小厂商或新游戏而言,美国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不足,贸然引导第三方支付反而可能引发安全担忧,即玩家会担心充值不到账、信用卡被盗刷等问题。GameLook认为,真正有能力推动支付迁移的,往往是那些拥有长期生命周期、高品牌认知度的产品,例如休闲游戏,它们的用户信任度高,支付迁移潜力也更大。
另外,尽管谷歌已作出“妥协”,但许多头部游戏厂商仍在观望,并未迅速跟进。
原因在于,这场博弈尚未尘埃落定。谷歌仍在继续上诉,而强制令的有效期仅为三年。如果厂商此时积极推动第三方支付,而谷歌未来上诉成功,厂商很可能会面临后继一系列压力——比如,推荐位、奖项、曝光资源等都可能受到影响。此外,不同国家地区的支付习惯也存在差异。在某些地区,用户依赖本地支付方式,若第三方支付不支持,即便开放也难以奏效。
因此,GameLook认为对大多数游戏厂商而言,更稳妥的策略或许是继续优化官网商店与PC端支付渠道,而不是急于在手游端“挑战渠道底线”。在规则尚未完全落定、信任基础仍需积累的当下,审慎布局、逐步试探,或许是更理性的选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10/581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