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认亏2亿美元:因Bungie《命运2》表现不佳,网易提前套现成大赢家

近日,索尼在其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为Bungie及《命运2》的现状给出了一个沉重的数字:因《命运2》业务表现未达收购时的预期,索尼记录了一笔高达315亿日元(约合2.04亿美元)的资产减值。

索尼首席财务官Lin Tao在会议中坦言,由于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命运2》的销售额和用户参与度均未达到收购Bungie时设定的目标。因此,公司不得不下调近期的业务预测,并对Bungie部分与《命运2》相关的无形资产进行减值处理。这笔巨额减值是导致PlayStation游戏与网络服务部门在本季度营收增长情况下,营业利润反而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索尼已经算“客气”了,Lin Tao在问答环节中暗示,风险尚未完全解除。她指出,此次减值主要针对《命运2》的特定资产,而Bungie尚未发售的竞技FPS新作《马拉松》以及《命运2》本身,若未来表现持续不及预期,仍存在进一步减值的风险。

索尼首席财务官,Lin Tao在八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就曾发表声明,称在经历了多年的工作室动荡后,Bungie 的独立性将在”成为 PlayStation Studios 一部分”的持续进程中”逐渐减弱”。

自2022年被索尼以36亿美元收购以来,Bungie的发展轨迹并未如预期般顺利。一方面,其核心产品《命运2》正经历着被玩家社区称为“第二次危机”的低谷。Steam玩家数量一度跌破2018年“奥西里斯的诅咒”DLC时期的历史低点,社区情绪持续低迷。此前Bungie公司内部就进行了一轮裁员。2023年10月裁员约100人后,2024年7月31日,BungieCEO皮特·帕森斯再度宣布裁员22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7%,规模空前。这也是bungie的第一次危机,而这次可以视为bungie的第二次危机。

Bungie的困境源于索尼收购后赋予其的“三线作战”重任:既要保证《命运2》这款“服务型游戏”长盛不衰,又要其担当“研发爆款”的急先锋,同时还被要求“开枝散叶”——协助索尼旗下其他工作室开发服务型游戏。过高的期望与分散的精力,导致Bungie难以专注,最终“三样目标样样都未达成”。

《失落的星船 马拉松》

在此背景下,Bungie正全力押注两个未来:一是将于2025年12月推出的《命运2》全新扩展包《反叛》,期望借此重振玩家信心。其二是备受关注的PVP射击新作《失落的星船 马拉松》。该作于10月22日至28日开启了新一轮封闭测试,旨在检验自Alpha测试以来的各项核心改进,包括三张地图、五种跑者外壳、近距离语音聊天、重新调整的战斗节奏、单排队列以及更深层次的环境叙事等。

可以说,现在的Bungie必须让索尼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整个工作室正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

与索尼的“踩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游戏巨头网易在此笔交易中可谓“爽歪歪”,完成了一次精准的“高位套现”。在索尼2022年斥巨资全额收购Bungie时,作为Bungie前股东的网易已成功退出,并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更关键的是,网易在此次交易中保留了《命运》IP的手游改编权。

这一战略布局如今已结出硕果。由网易自主研发的《命运》IP手游《命运:群星》已于9月上线。据GameLook估计,该作在9月份的全平台流水高达约1.4亿元人民币。对比之下,Bungie的《命运2》在Steam平台同期的预估流水已不足4000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网易手游的单月收入已超过了《命运2》PC端本体

对Bungie而言,《马拉松》已是不容有失的背水一战。而对于索尼,如何帮助这位曾被视为“服务型游戏导师”的工作室重回正轨,避免2亿美元的减值成为一连串坏账的开端,将是其游戏战略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11/58198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