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AI生成
GameLook报道/小小的一枚徽章,巴掌大的立牌,甚至一张印着角色图案的塑料卡片,如今却能在市场上卖出数百甚至上千元的价格。
“谷子”,原本是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特指动漫、游戏、小说等IP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它承载的是粉丝们对虚拟世界的情感投射,也是现如今二次元文化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而近日,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把国内知名同人周边店“多摩万事屋”送上了被告席。
6月26日,这一起备受关注的著作权与不正当竞争案件在上海开庭,起因是多摩万事屋未经授权大量销售与《原神》、《崩坏》等作品相关的角色周边,涉嫌侵犯了米哈游的著作权和构成不正当竞争。
有趣的是,案件原定于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第十二法庭开庭(只有十个旁听席),但由于当天到场旁听的同人作者、游戏粉丝与法律从业者人数过多,法院临时更换至更大法庭(有50旁听席)以容纳观众,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件事颇为关注,都想听听“老米”对二创同人作品的看法。
先来说说被告——多摩万事屋。相关资料显示,多摩万事屋是一家主要经营动漫、游戏周边产品的线下零售和代理店,通过与各类同人社团和作者合作,在自己的实体店铺销售同人衍生品,包括徽章、挂件、立牌、手办等“谷子”商品。多摩万事屋则从这些销售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代理费(约40%)作为盈利手段。
多摩万事屋的主营产品,就是米哈游旗下《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游戏的相关周边。显而易见,这些产品并未获得米哈游的官方授权。然而,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目前,多摩万事屋全国门店规模已达38家,位居全国“谷子店”数量TOP10。
多摩万事屋公布的法院传票
据公开信息,米哈游方面已进行了详细取证,指出多摩万事屋销售的1510件商品中,涉及其旗下《原神》、《崩坏》、《绝区零》等IP共141个角色形象。其中有330件商品被认定为“改动极小”,构成对原作品的直接复制,属于著作权下的复制权侵权。剩余部分虽为改编内容,但米哈游方面指出,这些作品在销售时明确标注了原IP游戏名,仍侵犯其改编权与角色形象权利。
值得一说的是,据在场的律师发文描述,米哈游貌似真的带了一麻袋谷子作为证物。
米哈游提出的诉求包括:立即停止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发布公开声明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300万元,并要求包括同人作者在内的所有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而多摩万事屋方面则主张自己为“寄售平台”,并非侵权产品的直接生产方,责任应由制作商品的同人作者承担。为此,被告方提交了部分作者的授权书,试图证明自身经营行为合法合规。但米哈游指出,被告提交的授权书不足50份,远不足以覆盖其销售商品总量,而且不少授权材料存在签名缺失、ID不符等问题。
米哈游进一步反驳称,从商品上新频率与销售规模来看,其销售模式已经超出“同人社团”范畴,属于商业公司运营,每年上新商品数量庞大。据不完全统计,仅本案就涉及1500件商品,因此被告“只做寄售”的说法缺乏事实支持。
不仅如此,米哈游还指出,多摩万事屋使用“未经授权的货架装饰”也构成不正当竞争。尽管多摩万事屋在商品陈列上未必会让消费者混淆“官谷”和“同人谷”,但其货架装饰等展示方式,仍可能让消费者误以为其获得了米哈游的官方授权。
多摩万事屋对此也是早有准备,在上海江公公证处的监督下,多摩一方设计并投放了两家门店的随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旨在证明顾客购买商品时是否会误以为是“官方周边”。调查结果显示,两家门店的混淆率分别为2/200与3/200,也就是说,大多数消费者都清楚所购商品并非官方出品。多摩还补充称,商场内的宣发物料并非由多摩投放,因此不应由其承担不正当竞争责任。
在围绕“改编作品是否构成侵权”这个问题上,庭审现场双方也是攻防激烈,火药味十足。多摩方面认为,其销售的商品在美术风格、服装设定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动,与游戏原角色存在明显差异,并举例了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反驳,如“八重神子被绘制得更成熟妩媚”,“凯亚穿浴衣而非夹克”等,并声称“同人作品比官方形象更有区分度”,因此不构成抄袭。
对此,米哈游代表反驳称:”被告销售这些商品时从未主动撇清与原作IP的关系,反而在宣传中频繁使用‘原神’‘绝区零’等名称进行导流。”显然,被告在承认商品改编自原IP的同时,也在利用其市场热度。
最后就到了本次庭审最精彩的部分。多摩万事屋话锋一转,多次引用了米哈游此前发布的“二创鼓励声明”,认为原告已对同人创作放开限制,米游社平台上也有大量未经授权的同人作品存在,为何独独起诉多摩万事屋?大有要拉整个二创圈子下水的既视感。
米哈游方面则态度明确,表示该声明适用于“个人创作者”在非商业用途范围内的二次创作,不适用于规模化运营的企业或工作室。多摩旗下拥有多家线下连锁门店,早已超出个人行为范畴,且即使获得了部分同人作者授权,也仍需获得原著权方授权才可进行销售。”
米哈游更是多次维护涉案的同人作者们:“被告应取得原告的使用许可,和创作者无关。即使此次败诉原告胜诉,被告也无权向创作者索赔。”换句话说,米哈游这次表态是给多摩万事屋和二创作者们划清了责任界限,让二创作者不被牵连或承担连带赔偿。
玩家盛赞米哈游的二创氛围
此番回应一出,迅速在玩家和同人创作者群体中引发积极反响。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高呼“终于安心了”,认为米哈游此举态度明确,既坚定维权,又不滥用法律手段,体现出对同人创作生态的尊重与保护。相比于“一刀切”地起诉所有相关创作者,米哈游主动划清平台与作者之间的责任边界,在当前复杂的版权环境中,可以说是一种相对克制且负责任的做法,也进一步打消了二创圈对于“寒蝉效应”的担忧。
目前该案庭审已经结束,庭审结果将择日宣判。
事实上,早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前,米哈游就已针对旗下作品发布过详细的《同人创作及衍生作品指引》,明确划定同人作品的使用范围、授权要求及商业化边界。这里以《崩坏:星穹铁道》为例,在由官方发布的《崩坏:星穹铁道》同人衍生指引V2.0中,官方就表示允许个人或非商业性质的团队进行原创性、非营利性的同人周边创作,且在小规模范围内(单品类不超过300件)进行销售时,也无需事先取得授权,可视为合法的同人创作行为。
米哈游官方划定同人周边的授权范围
然而,《指引》也明确指出,若以公司、工作室或其他法律实体的名义进行批量化生产与销售,无论是在淘宝等线上平台开店,还是在线下漫展设摊,只要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大规模商业活动,都必须事先联系米哈游并获得授权,否则将被视为侵犯著作权并面临法律追责。尤其对于《崩坏:星穹铁道》等核心IP的营利性周边,《指引》更是明确要求“制作前必须取得官方授权”,强调任何形式的商业化都应在授权框架下进行。
相比于被戏称为“东半球最强法务部”的任天堂来说,米哈游对同人创作的态度已经算得上相当开放了。
GameLook此前也报道过米哈游推出的二创周边服务——“创小摊”,为二创作者们提供“托管式全包服务”。但遗憾的是,这项服务已于2024年8月15日正式关停,只留下玩家们的叹息。
如今的二次元“谷子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围绕相关角色形象展开的周边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与之相伴的,是同人创作与版权边界之间愈加微妙的关系。尤其是在同人商品逐渐走向商业化、规模化的当下,这种以“热爱”为出发点的创作行为,实际上已经有些惊险地踩在了游戏厂商的红线上。未来厂商们会不会对同人创作的行为再一次进行收紧,这值得我们去关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7/57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