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国产单机村里的又一位大学生《明末:渊虚之羽》即将于7月24日正式发售,在距离上线还有两天的时间里,这款游戏已然引爆玩家热情。截至本文发稿时,《明末:渊虚之羽》已登上Steam全球畅销榜第二、国区畅销榜第一的位置,成为近期最受期待的国产单机作品之一。
然而,就在玩家们翘首以盼、等待游戏准时解锁之际,有细心网友在Facebook和 X平台上意外发现,有多位玩家不仅已经成功通关《明末:渊虚之羽》,还在社交平台上大方分享了自己对游戏流程的详细心得。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毕竟按照官方公布的时间,游戏距离正式发售还有几天时间,玩家为何能提前游玩甚至完成通关?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网友注意到,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已陆续出现大量《明末:渊虚之羽》实体游戏盘,结合社交上的偷跑实录,这些迹象几乎坐实了本作已提前流出、遭遇“偷跑”的事实。
带着疑问,GameLook随即前往闲鱼等二手平台进行检索,结果大跌眼镜。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后,相关“PS5实体盘”商品大量涌现,根据页面展示信息判断,这批货源均为港版的PS5光盘,而其中多款商品在详情页中“明晃晃”标注着“现货”“今日发货”等字样,种种迹象可以确认此次《明末》的“偷跑”行为确实存在,并非个例。
从数量上粗略估计,参与售卖偷跑实体盘的店家少说也有几十家,售卖价格则普遍高于官方定价。《明末:渊虚之羽》的港服售价为:标准版298港币(约合人民币272元),豪华版368港币(约合人民币340元),而这些在二手平台现货出售的版本多数售价为398元,溢价幅度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明末:渊虚之羽》的Steam版尚未解锁,但由于PS5版本采用的是实体盘形式,如果提前到货,在技术层面上并不存在封锁机制。
这让笔者想到之前的《星空》(Starfield)发售前夕的“偷跑哥”事件。当时,一位玩家在游戏《星空》发售前夕,在社交媒体上高调晒出自己的“库存”——几十张《星空》的Xbox实体盘与PC版激活码,照片中堆成小山的游戏盒令人震惊。他不仅公开展示,还在Facebook Marketplace上以“优惠价”叫卖:单张Xbox版定价50美元,30张打包售价1400美元,远低于官方零售价,堪称“良心黄牛”。
起初外界还以为他是舅舅党,提前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了首发盘。然而随着更多信息曝光,玩家们逐渐意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的渠道走漏。结合他的动态与售价,几乎可以确认这是一起物理偷跑事件。极有可能是该玩家在某家线下游戏零售门店、物流环节或仓储工作中,直接盗取了大批货物。发布通关实录、炒热热度,不过是为清库存做宣传——而效果也确实“立竿见影”。当天便有不少玩家下单购买,他甚至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送货途中”的自拍照,行径极为嚣张。
然而,偷跑的“狂欢”并未持续太久。这位偷跑哥最终锒铛入狱,案件性质被定性为商业盗窃与非法销售软件产品。而这起事件也成为北美游戏圈最具代表性的“偷跑事故”之一。
通常来说,为了实现全球统一时间发售,厂商往往会在发售前数周就完成游戏实体盘的压盘生产,并通过物流运输,将成品分发至全球各地的储藏仓库,随后再由当地物流配送至各零售渠道,待发售日正式到来后才向玩家交付。
然而,在这一漫长且复杂的流通链条中,从印刷工厂、运输环节、储藏仓库到最终的零售门店,每一个节点都存在潜在的“偷跑”风险。
从动因来看,个别渠道商或其内部人员选择偷跑,背后往往有着明确的利益驱动。在常规模式下,渠道商从每份实体游戏中获得的利润相对有限;但如果借助“提前到货”的时间差,以高于原价的价格进行私下售卖,不仅流程简单、成本低廉,短期收益甚至可能远超正规销售。这也使得部分人铤而走险,在监管缺位或默许的环境下,将偷跑视为“灰色套利”的机会。
此次偷跑事件也为《明末》团队带来了一定挑战。一方面,提前泄露的内容可能对官方原定的宣传节奏与玩家体验造成干扰;另一方面,这也暴露出国产游戏在全球化发行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即如何更有效地协调海内外物流、渠道与发售节奏,才能防止“偷跑”事件对整体舆论及市场策略造成影响。
今日(7月22日),《明末:渊虚之羽》亚洲地区(日本除外)PS5版发行商【杰仕登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杰仕登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目前正在对《明末:渊虚之羽》偷跑事件进行调查,请相关人员严格遵守发售日规范,勿提前上架或对外销售,如有违规后续将依法追究责任。
无论如何,《明末:渊虚之羽》在正式上线前已然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舆论热潮。7月24日发售当天,《明末》究竟能否如愿带来一场国产ACT的“惊艳一战”?值得拭目以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7/57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