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们有福了!索尼发布“PS主机家长控制App”,尚未在中国区上架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在数字娱乐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家庭生活的今天,如何引导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适度地参与游戏,已从一道家庭内部的“选择题”演变为整个游戏行业乃至全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必答题”。

近日,索尼正式在移动端推出了名为“PlayStation Family”(以下简称PS Family)的独立应用程序。此举旨在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更为直观、便捷且功能强大的监控工具,用以管理子女在PlayStation游戏主机上的各类行为,其核心功能覆盖了从游戏时长限制到数字内容消费的方方面面。

尽管PlayStation主机系统内早已内置了家长控制功能,允许家庭管理员对儿童账户的权限进行设定,但这些功能的操作往往需要在主机上完成,PS Family应用的推出,可以看作是索尼将这道“管理闸门”从客厅的电视屏幕前,无缝迁移到了家长们更为熟悉的智能手机之上。

根据索尼官方发布的资料和应用商店中的功能介绍,PS Family应用的设计理念,核心在于赋予家长“随时随地、尽在掌握”的管理能力 。它更像一个功能高度集成的远程遥控器,将原本分散或深埋于主机系统菜单中的控制选项,以一种清晰、友好的用户界面呈现出来。

首先是游戏时间的精细化管理。家长可以通过PS Family应用为每一个子女账户设定一周七天中每一天的具体的可游戏时长。更为人性化的一点在于,该应用引入了“请求与批准”机制。当孩子在规定时间结束后仍希望继续游戏,他们可以通过主机端发起延长游戏时间的请求,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批准或拒绝。

其次是消费行为的透明化监控。PS Family应用为此提供了完善的消费管理工具。家长可以轻松地向子女账户的电子钱包中添加固定金额,实时查看其余额,并设定一个明确的每月消费上限。

再者是内容分级的严格把控。PS Family允许家长便捷地设置与年龄相符的内容筛选。应用内提供了基于官方年龄分级制度的推荐预设值,家长只需轻轻一点即可完成基础设定。同时,对于有更高定制化需求的家庭,应用也支持对每一项设置进行微调,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一个既安全又充满乐趣的个性化游戏环境。

最后是全面的活动报告与即时通知。应用能够生成每日和每周的活动报告,让家长一目了然地看到孩子最近玩了哪些游戏、在线时长多久、主要的游戏时段分布等信息。这种数据驱动的反馈,有助于家长更客观地了解孩子的游戏习惯,而非仅仅依赖主观印象。

索尼PS Family的推出,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早已深耕此领域多年的国内厂商,比如腾讯成长守护平台。

从核心功能上看,二者有着显著的共通之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的“家庭守护”模式,同样允许家长在绑定孩子的游戏账号后,实现对其游戏时长、游戏消费的查询、提醒和一键禁玩等设置 。这与PS Family在市场与消费管理上的设计逻辑如出一辙,反映了全球游戏行业在应对这一问题时,部分主流的功能共识。

当然,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的一大特点是其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和社交化联动。它早已从一个单纯面向家长的管理工具,进化为涵盖“家长守护”、“师生互动”和“自我管理”三大模块的综合平台。

不过尽管PS Family的功能设计得到了不少积极评价,认为其是索尼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在核心玩家社区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也随之浮现:索尼为什么不将这些家长控制功能直接整合到现有的、已经拥有上亿下载量的PlayStation App(PS App)中,而是要“另起炉灶”,开发一个全新的独立应用呢?

毕竟将家长控制作为一个新的功能模块加入其中,似乎是顺理成章、合乎逻辑的延伸,这能让所有与PlayStation相关的操作都汇集于一个入口,避免了在不同应用间切换的繁琐。

当然从市场推广和品牌形象塑造来看,一个名为“PlayStation Family”的独立应用,本身就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和积极的信号:索尼正在严肃、专心地对待家庭和未成年人保护问题。这比在综合应用的更新日志中添加一行“新增家长控制功能”的描述,显然具有更强的公关价值和品牌效应。

不过目前该应用目前尚未在中国大陆地区的App Store和安卓应用商店上架。

不过考虑到,中国的游戏市场现有的相当严格和细致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体系。近年来,从实名认证系统的全面接入,到对游戏时长、时段和消费额度的“史上最严”规定,再到要求所有游戏企业建立和完善防沉迷系统,监管政策的“高标准、严要求”已成为所有在华运营游戏厂商必须遵守的铁律。

总而言之, 对于无数在数字时代努力寻找家庭教育平衡点的父母而言,PS Family这样的工具无疑提供了一份助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837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