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挑战千亿市值:《超自然行动组》对决《第五人格》,推出非对称模式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在2025年暑期档,国产游戏市场迎来了一位意料之外的主角。由巨人网络推出的《超自然行动组》在7月实现了现象级爆发:官方数据显示,其PC端与移动端合计同时在线玩家突破100万。在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游普遍“高开低走”的环境下,这一成绩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

更令行业侧目的是,《超自然行动组》的成功很快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截至笔者完稿时,巨人网络股价一路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862.51亿元,单日涨幅最高时超过6.14%,很可能是继世纪华通之后,又一个向千亿市值发起冲击的A股游戏厂商。

如果只看官方定义,《超自然行动组》是一款“恐怖欢乐多人游戏”。但从玩法机制来看,它与近年来大热的“搜打撤”赛道联系更为紧密。

游戏玩法并不复杂:玩家组队进入高风险地图,探索、搜集资源,再寻找机会撤离。这种“冒险 + 养成”结合的结构,本身就自带紧张刺激的节奏感和长期目标。在过去两年里,全球游戏市场上“搜打撤”产品层出不穷:从《逃离塔科夫》的全球爆红,到《和平精英》的“地铁逃生”模式(DAU超过3700万),同样不容忽视的还有《三角洲行动》——其DAU也突破2000万,这些例子都说明这一赛道正在成为新增长点。

问题在于,过高的门槛让不少潜在用户望而却步。写实风格、硬核操作、物资压力,这些要素让“搜打撤”始终游走在小众与大众之间。巨人网络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空白地带”,选择用更轻量化的美术和交互,来降低用户进入门槛。

《超自然行动组》的Q版、非写实画风,以及对社交氛围的强调,成功将“恐怖”和“欢乐”放在同一舞台。这种差异化选择,既契合年轻用户群体的偏好,也让它在直播平台获得天然传播优势。主播们更愿意展示轻松搞笑的多人互动,而不是长时间“压抑”的硬核搜刮。

巨人显然并不满足于一个“轻量版搜打撤”的定位。进入9月,《超自然行动组》迎来关键更新:全新玩法“惊魂逃生”正式上线,直接切入非对称竞技赛道。

在这一模式下,游戏被拆分为两个阵营:员工阵营需要寻找被藤蔓缠绕的棺椁,开启5个棺椁后才能打开青铜巨门逃生;在过程中,员工可利用木板、窗户等物件进行交互,来躲避或短暂击晕怪物。怪物阵营则要依靠追踪、关押、淘汰,阻止员工完成目标。玩家奔跑时留下的痕迹,也让怪物能快速锁定猎物。

补全了非对称玩法的《超自然行动组》无疑于“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维持摸金模式的长期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非对称竞技拓展用户群体,拉长产品生命周期。对于刚刚走红的新品而言,这是一次相对激进却不失合理的选择。毕竟在手游市场,内容更新速度往往决定了用户留存深度。

不过这也意味着,《超自然行动组》正式切入非对称竞技赛道,与网易的《第五人格》直接对垒。

需要强调的是,非对称竞技并不是一个陌生概念。从PC端的《黎明杀机》到《穿越火线》早期的僵尸模式,这一玩法早已有之。只不过,代际差异让当下的年轻玩家更多将《第五人格》视为代表。

过去,行业很少将《超自然行动组》与《第五人格》置于直接竞品的关系中进行讨论。原因在于,两者在核心玩法上差异显著——前者主打“摸金搜打撤”的探索生存模式,而后者始终围绕“非对称竞技”展开对抗体验。然而,随着《超自然行动组》推出“惊魂逃生”模式,这一边界正被逐渐模糊。两者不仅在美术风格上趋近,目标用户与传播场景的重叠度也显著提升,市场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展开。

《第五人格》近三个月以来的畅销榜排名

从当前市场数据来看,《第五人格》依旧展现出稳固的基本盘与长线运营韧性。即便在暑期档遭遇舆论风波的7月,其畅销榜排名出现阶段性波动,游戏仍在8月迅速回升,最高冲至iOS畅销榜第四。此外,网易旗下Joker工作室自主研发的海洋冒险题材RPG《遗忘之海》也已蓄势待发,成为其应对市场竞争的另一张战略底牌。

 

在GameLook看来这场博弈也未必会是“零和博弈”,毕竟在射击品类赛道中,多款产品证明了同类玩法可以共存:如《三角洲行动》DAU超2000万,《无畏契约》国服同时在线人数稳定突破200万,《和平精英》在加入“地铁逃生”模式后,单模式维持超过3700万DAU。由此可见,赛道竞争更可能演变为头部产品共同做大市场,而非简单的“你死我活”。

对于网易而言,选择权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超自然行动组》的双模式战略被验证成功,不排除《第五人格》未来也会考虑加入摸金类玩法,以此强化自身竞争力。毕竟,从《永劫无间》到《荒野行动》,网易在跨玩法创新上的反应速度并不慢。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巨人和网易的正面对垒,这个暑期档的余温并不会那么快消散。无论对玩家还是行业来说,《超自然行动组》都已经点燃了又一轮值得长期关注的赛道竞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857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