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在2025年的全球游戏市场,小游戏赛道无疑是最具戏剧张力的舞台之一。作为中国小团队的救命稻草,在端游复兴、手游日益重度化与平台化的夹缝中,为无数中小开发者提供了喘息与逆袭的机遇。
然而,机遇的窗口期总是短暂的。随着资本的蜂拥而入和产能的“核爆级”增长——据称仅单个安卓渠道,一个月就能收到多达5000款小游戏上架审核的需求——这片蓝海迅速染红,演变成了一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残酷竞赛。
正是在这样机遇与危机并存的背景下,一则重磅消息搅动了中韩乃至全球游戏行业的神经。近日,韩国知名游戏开发商111%与中国出海巨头Habby共同宣布,双方已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旨在面向全球市场进行游戏的共同开发与服务。
111%,这家凭借《LuckyDefense》等创意产品深刻影响了亚洲休闲游戏市场的韩国“话题公司”;Habby,这家以《弓箭传说》《弹壳特攻队》等全球爆款定义了混合变现模式的中国“隐形冠军”。
当这两个在各自领域都曾登峰造极的顶级选手选择“大婚合体”,GameLook不禁浮现出一个疑问:这究竟是一场旨在开疆拓土、剑指未来的“强强联合”,还是一次在行业寒流与激烈竞争下面临增长瓶颈后的“抱团取暖”?
新加坡的握手:一纸协议背后的全球野望
根据双方披露的信息,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成为两家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核心载体。这次合作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将111%卓越的游戏策划能力与高效的开发速度,同Habby凭借多款全球爆款游戏所积累的丰富运营经验及强大的发行基础设施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协同效应。
在具体的业务模式上,双方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划分。游戏开发将由两家公司共同推进,而在发行层面,则按地区划分势力范围。韩国市场将由深耕本土的111%直接负责服务;而在韩国以外的广阔全球市场,则预计通过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以共同发行的体系进行运营。
这一结构安排,既体现了双方对彼此核心优势的尊重与信赖,也勾勒出了一幅雄心勃勃的全球市场版图。
Habby方面表示,对此次合作充满期待,认为111%的创意能力将为Habby的产品线注入新的活力。
Habby CEO王嗣恩表示:“111%是一家我们长期尊重的公司,以其创造力和定义游戏类型的能力而闻名。这次合作基于相互尊重和对游戏未来的共同愿景。我和金康安代表相信,这次合资企业将完全体现我们两家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即原创性、创新和为全球玩家带来乐趣的感知。”
而111%的创始人金康安(KimKang-an)则强调,与Habby的合作将是111%“跃升为全球性游戏开发商的重要一步”, 通过Habby的全球发行网络,111%的创意将能更快、更有效地触达全球玩家。
“Habby是持续在全球市场进行创新的发行商,此次合作始于我们相互尊重彼此优势’以全新方式传递游戏乐趣’的共同愿景。111%拥有的创意开发DNA和实验精神,与Habby的全球发行能力相结合,将共同开启全新的全球游戏生态系统,同时书写更宏大、更辉煌的成功故事。”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完美的互补剧本:一方拥有顶级的创意与研发引擎,另一方则掌握着通往全球市场的航海图与驱动力。
然而,深入探究两家公司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当前所面临的行业处境,这次合作的深层动因远比官方辞令更为复杂和耐人寻味。
111%的“甜蜜烦恼”:生于韩国,困于韩国
要理解111%为何愿意“出嫁”,首先必须理解其深刻的“韩国烙印”以及由此带来的优势和桎梏。
这家公司在业内极具传奇色彩。他们曾怀揣着成为“韩国Supercell”的雄心壮志,凭借创意独特的《Random Dice》一战成名,其新颖的玩法让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同行都为之侧目。
2019年缔造奇迹的《Random Dice》
然而,冲击顶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后续产品的波折后,公司一度陷入困境,甚至发生了核心高管离职,转投《星刃》开发商Shift Up并成功助力后者上市的戏剧性插曲。
正所谓“在哪摔倒,就在哪爬起来”。在经历了深刻地复盘与反思后,111%终于凭借《Lucky Defense》王者归来。
这款产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月流水近亿的巨大成功,更重要的是,它以其独特的玩法原型,极大地“刺激到了中国的小游戏赛道”。据GameLook观察,在《Lucky Defense》上线之后,全国大概有几十上百个游戏都在模仿该游戏。
可以说111%为中国小游戏赛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玩法)原型,许多国内市场大获成功的产品,其核心玩法或系统设计,都能或多或少看到来自韩国游戏的影子。
《Lucky Offense》
这正是111%的核心优势所在:顶级的、可被市场验证的创意能力和快速迭代的开发能力。在GameLook看来,111%其实非常擅长制作那种让泛用户一眼能看得出有趣来的游戏。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11%最大的痛点,也源于其出身——韩国市场太窄了。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他们能够创造出优秀的玩法原型,但有限的本土市场规模,严重限制了其商业价值的天花板。
更致命的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创意是无法被锁在国境线内的。111%常常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自己的创意原型在海外被来自俄罗斯或其他地区的团队“借鉴”甚至直接抄袭,结果后者的全球收入反而远超自己,这无疑是“欲哭无泪”的。
Rush Royale: Tower Defense TD
因此,对于111%而言,与Habby的合作是解决其核心痛点的必然选择。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强大、高效且值得信赖的全球发行伙伴,来帮助他们将创意优势迅速转化为全球市场的商业胜势。
Habby不仅拥有他们所欠缺的全球发行网络和买量能力,更重要的是,Habby拥有成功运营多款全球爆款的经验,懂得如何将一个好的创意放大,并“在对抗整个小游戏生态互相借鉴抄袭的这种恶性竞争之中,能够快一步迈向全球市场”。
这不仅是商业上的需要,更是保护其创意价值、实现全球化野心的战略必然。
Habby的“冠军枷锁”:昔日王者,今朝求变
如果说111%的合作动机是“冲出韩国”,那么Habby的动机则更为复杂,在GameLook看来可以概括为“寻求突破”。
Habby无疑是中国游戏出海史上的一座丰碑。从早期的《弓箭传说》到巅峰之作《弹壳特攻队》,Habby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后者在全球市场的月流水峰值曾超过七亿人民币,堪称小游戏的巅峰——更重要的是,它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全球市场的混变(混合变现)赛道的发迹”。
此前GameLook曾报道过,爆款Voodoo等头部的超休闲团队,在采访中都曾屡次提到Habby对他们的影响,甚至一度把Habby当作一个明星公司。
这是Habby的荣耀,但也是Habby的枷锁。
这副“枷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Habby的成功模式被彻底“像素级”研究和复制。从产品设计、系统数值到商业化模型,Habby曾经的“独门秘籍”如今已成为行业通用的“标准配置”。当“徒子徒孙”遍布全球,作为开创者的Habby,如何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市场环境本身正在发生剧变,Habby面临着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选择困境。
一方面,中国国内的小游戏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度化”演变。打开微信小游戏畅销榜,头部位置越来越多地被重度RPG甚至SLG游戏所占据,这与当年页游从休闲游戏起步,最终演变为重度MMO和SLG的历史轮回如出一辙。
这些产品不再单纯依靠“一眼有趣”的玩法,而是通过更精美的美术、更复杂的社交系统和更“深”的付费坑,筛选高价值的“大R”用户。这条路径,对于诞生于休闲游戏时代、核心团队基因更偏向“创意驱动”的Habby而言,显然是“不擅长的”。
另一方面,在全球市场,Habby也面临着来自重度游戏厂商的“降维打击”。世纪华通的《WhiteoutSurvival》《Kingshot》、三七互娱的《Puzzles & Survival》等产品,巧妙地将休闲小游戏的玩法作为前端获客的“副玩法”,再通过成熟的SLG核心系统进行后端变现。
这种模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月流水甚至超过了Habby巅峰时期的记录。这些头部大厂强大的买量发行能力和对重度游戏数值体系的深刻理解,正在不断压缩纯粹创意型小游戏的生存空间。
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Habby的核心痛点也浮出水面:相对于Voodoo等拥有庞大第三方开发者生态的西方发行商,国内各种游戏发行商实在太多了,Habby自身的产品供应端略显单薄。
而休闲赛道其实相当需要源源不断地新鲜创意来抵御模仿者和跨界竞争者。
一年2000个原型,相当于每天超过8个
正因如此,与111%的合作对Habby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11%就像一个理想的“创意引擎”供应商,其与Habby“孪生兄弟”般的开发理念,确保了双方合作的顺畅与高效。
这次合作,至少能增加Habby的新产品的供应端,为Habby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宝贵的“弹药”。
更值得一提的是,Habby早年通过代理《光之镜》《企鹅岛》等产品,已经积累了与韩国厂商合作的宝贵经验,对韩国团队的工作方式、产品特性乃至性格文化都有相当的了解,这为此次更深度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赛道的分裂:当“找乐子”不再是小游戏的专属
Habby与111%的携手,更深层的背景是整个小游戏赛道定义的模糊与边界的消融。
曾几何时,小游戏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纯粹、直接、门槛低的“乐子”。但如今,“找乐子”这件事,已经不再是小游戏的专利。从《原神》到各类MMORPG,甚至射击游戏,内置小游戏几乎成了标配。
同时,如前文所述,重度游戏也开始大量借用小游戏的思路来进行营销买量和前期引导。
App手游畅销榜Top 30当中,10款都有正式版小游戏上线,而《王者荣耀》等产品,也正在测试小游戏
这种趋势导致了市场的进一步分裂。一部分公司选择了重度化的轮回之路,将小游戏平台当作新的流量洼地,用经过验证的RPG、SLG模式进行收割。另一部分,如Habby和111%所代表的,则仍然坚守“创意为先”的理念,致力于在全球市场寻找更广泛的泛用户。
这场分裂并无对错之分,只是路径选择不同。但对于后者而言,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当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看起来像小游戏,但本质是重度游戏”的广告时,纯粹创意型小游戏的新增用户获取成本和空间,都受到了极大地挤压。
回到最初的问题:Habby与111%的合作,究竟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答案并不确定。
说它是“强强联合”,是因为双方的核心能力确实高度互补。一个是拥有全球视野和顶级发行能力的王者,一个是具备持续产出爆款原型能力的创意大师。他们的结合,理论上能构建一个从创意产生、产品开发到全球发行的完整且高效的闭环,这是业内任何单一公司都难以企及的优势。
但同时,这次联合也带有浓厚的“抱团取暖”色彩。双方都面临着各自的增长瓶颈和外部挑战:111%受困于本土市场狭小和创意被抄袭的风险;Habby则面临着模式被固化、创新乏力以及重度厂商跨界打压的困境。
他们的合作,在GameLook看来,是在行业竞争加剧、赛道规则改变的大背景下,为了捍卫和延续自己“创意为先”的共同理念,而作出的一次关键战略抉择。
未来几年,Habby与111%的合资公司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他们是继续在休闲和混合变现的道路上挖深护城河,还是会尝试探索与其他品类的融合?他们能否再度创造出如《弓箭传说》或《Lucky Defense》那样的全球性爆款,来证明“创意”在今天这个极度“内卷”的市场中依然拥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GameLook不得而知,而唯一的验证方法便是两家公司的下一款产品。有爆款出来的时候,怎么说好像都是对的;当没有爆款的时候,怎么样说都是错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10/58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