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超自然”!腾讯又想大力出奇迹?多个新游戏投入超10亿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在游戏行业持续演进中,射击游戏无疑是其中最受欢迎的篇章之一。

从《反恐精英》开创的战术竞技时代,到“吃鸡”玩法席卷全球的社交狂欢,再到以《逃离塔科夫》为代表的“搜打撤”模式所带来的硬核风暴,这条黄金赛道从未停止过自我革新与进化。

如今,正当《战地》系列新作与《三角洲行动》等大作激战正酣,一个潜流涌动的全新趋势正浮出水面,预示着射击游戏下一个可能引爆市场的潜力股——“超自然恐怖射击”。

灰境行者

当然GameLook这里所说的并非简单的僵尸围城或异形入侵,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融合。

简单来说,所谓的“超自然”,更多是将现代或近未来的军事写实风格,与源自克苏鲁神话、民间传说、灵异档案等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超自然”元素相结合,辅以精心营造的恐怖氛围,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游戏体验。

目前在这股浪潮中,包括腾讯和网易为首的中国厂商,其实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投入,重注布局。它们试图解答一个核心问题:用凡人的枪械去对抗未知的鬼神,是否会成为射击游戏的下一个蓝海?

新品列阵:全球厂商的“超自然”军备竞赛

这股新兴趋势并非空穴来风,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款备受瞩目的作品崭露头角,吸引了腾讯、网易、以及海外多只游戏团队的加入。

1)首曝吸睛的《灰境行者》

就比如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由腾讯旗下王牌工作室群“北极光工作室”倾力打造的《灰境行者》,无疑是这波浪潮中最具“好莱坞大片”气质的作品。

从其发布的首支预告片便可窥见一斑,无论是电影级的镜头语言、紧张悬疑的氛围营造,还是高度写实的军事装备细节,都彰显出其顶级项目的定位。据透露,该项目由北极光工作室的核心领军人物亲自带队,投入级别可能高达“10亿级”人民币,其目标直指全球市场。

游戏的核心设定极具吸引力,玩家将扮演隶属于某神秘组织的精英特工,进入被超自然现象侵蚀的隔离区执行任务。这让人联想到经典科幻剧集《X档案》或热门的“SCP基金会”世界观。游戏玩法上,《灰境行者》巧妙地融合了PVE(玩家对环境)与PVP(玩家对玩家)元素。

玩家小队不仅要面对环境中形态各异、能力诡谲的超自然怪物,还需要警惕来自其他玩家团队的威胁,这种“PvEvP”的猎杀夺宝机制,极大地丰富了战局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2)3亿鼠标的异能梦《穿越火线:虹》

而作为腾讯旗下另一款重磅产品,《穿越火线:虹》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它依托于“穿越火线”这一在中国市场拥有亿万用户的国民级IP,大胆地进行了一次“恐怖化”的风格突变。

游戏在2025年暑期公布,其宣传物料所展现的阴森诡异氛围,与玩家熟悉的传统CF战场形成了强烈反差,成功点燃了市场的巨大好奇心。

谁敢信这是《穿越火线》

尽管目前官方透露的信息相对有限,但可以确定的是,《穿越火线:虹》同样是一款主打超自然恐怖元素的游戏。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触达“穿越火线”庞大的存量用户,借助IP的强大号召力,将这批习惯了传统FPS对抗的玩家,引导至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恐怖的体验领域。

在GameLook看来,此举既是对IP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对国内市场口味的一次大胆试探。

3)Krafton下注《Phantom Line》

在大厂之外,海外开发者们也在这条新赛道上贡献着极具创意的作品。

在大厂之外,海外开发者们也在这条新赛道上贡献着极具创意的作品。

受到了Krafton的投资,由前3A开发者组成的AntiStatic Studios所研发的《Phantom Line》,同样散发着浓郁的“X档案”气息。游戏以一种复古的、类似老式录像带的预告片形式亮相,成功营造出独特的神秘感和年代感。

玩家将深入欧洲的核灾难隔离区,对抗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异常实体。其核心玩法强调四人合作,共同狩猎和收容这些超自然存在。

4)《Beautiful Light》即将2026年底发布

而另一款由Deep Worlds SA开发的《Beautiful Light》,则将背景设定在一片被外星生物占据的末世废墟之中。

预告片中,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在阴暗压抑的环境中与形态狰狞的巨型怪物激烈交火,场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这款游戏更偏向于军事恐怖,强调小队配合与战术执行,其预告在Steam平台发布后,获得了海外玩家相当高度的评价和期待,并预计在2026年底发售,开发进度较为可观。

风潮何以兴起?玩家为何痴迷于“被惊吓”

超自然恐怖题材能够在射击游戏领域异军突起,在GameLook看来并非偶然,它是市场需求、文化现象与玩法创新三者共振的结果。

这一趋势的根基,在于“恐怖”与“超自然”元素本身所具有的跨文化、跨媒介的强大生命力。从古老的民间鬼怪传说,到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克苏鲁神话,再到现代的恐怖小说、影视剧和动漫,人类对于未知的好奇与恐惧是永恒的母题。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的《捞尸人》等网络小说登顶各大榜单,还是《失忆症》《黎明杀机》等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热销,都证明了这一题材拥有广泛且忠实的受众基础。

甚至在派对游戏领域,《恐鬼症》等作品也成功“出圈”,将恐怖元素科普到了全民级别,培养了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

这些先行者的成功,尤其是那些由中小型公司甚至独立团队打造的作品,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它们验证了市场的可行性,证明了玩家对于优质恐怖体验的渴求。

当传统的“打僵尸”题材因过度消耗而变得“烂大街”时,将概念从单一的“丧尸”升级为包罗万象的“超自然”,无疑是一次“概念升华”。这个更广阔的框架,允许开发者引入巨型水怪、克苏鲁式异形、灵异鬼魂、甚至是机械构造的怪物,极大地丰富了敌人的多样性和设计的想象空间,为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以几款成功的作品为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玩家为何沉醉其中:

猎杀:对决

就比如由Crytek开发的游戏《猎杀:对决》,堪称PvEvP玩法的教科书。它将玩家置于19世纪末的路易斯安那沼泽,任务是猎杀地图中的超自然Boss并携带战利品撤离。

游戏最大的魅力在于,真正的威胁不仅来自AI控制的怪物,更来自多人玩法下,同样觊觎赏金的其他猎人。这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心理博弈,混合着对抗未知怪物的恐惧,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紧张刺激感。

而《黎明杀机》则更多是通过非对称对抗的玩法,让玩家既能体验作为幸存者在恐怖屠夫追杀下的无助与智取,也能扮演拥有强大能力的标志性杀手,享受追猎的快感。这款游戏最大的贡献在于,它证明了“怪物也可以当头牌”。

游戏中的原创杀手,如护士、怨灵等,都成为了深入人心的游戏符号,颠覆了以往游戏中必须由俊男靓女担任“看板娘”的传统认知。

当然说起超自然射击游戏,网易《七日世界》的这款作品则是当前将超自然题材与射击游戏融合得相当优秀的产品。

它构建了一个被“星尘”污染的末世,玩家不仅要面对饥饿、口渴等生存基础问题,还要对抗无数被称为“畸变体”的怪诞生物。游戏将开放世界探索、基地建造与超自然恐怖完美融合,给予玩家高度的自由度去书写自己的生存史诗。

其在上线后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证明了这一融合方向的巨大潜力。

GameLook认为,这些游戏共同揭示了超自然题材的核心吸引力:它满足了玩家探索未知、挑战恐惧的本能;它通过引入非人型的、不可名状的敌人,打破了传统PVP对抗的审美疲劳;它所营造的独特氛围和世界观,也为玩家提供了逃离现实、沉浸于一个充满想象力世界的绝佳场所。

腾讯的阳谋:重注押宝与“舒适区”内的精准打击

在这场新兴赛道的角逐中,腾讯的姿态尤为引人注目。它并非浅尝辄止,而是以一种“Allin”的姿态,同时推进多个重量级项目,展现出其对“超自然恐怖射击”这一方向的强大信心和战略决心。

腾讯之所以敢于下此重注,GameLook认为其底气来源于对市场的精准判断。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超自然恐怖题材正处于一个拥有巨大“用户红利”的窗口期。

此前,这个市场主要由独立游戏和中小型厂商进行探索,虽然证明了其潜力,但尚未出现一款在制作规模、技术力和完成度上达到顶级3A水准的标杆性产品。这意味着,市场上存在大量被题材吸引,但对更高品质游戏体验翘首以盼的玩家。

腾讯此时携“10亿级”投资的《灰境行者》等产品入场,正是要用“一步到位”的降维打击,迅速抢占用户心智,收割这片市场。

这个题材天生具有“吸粉体质”。恐怖、悬疑、怪奇的元素极易在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引发病毒式传播。一个设计出彩的怪物,一段氛围拉满的实机演示,就能轻易点燃玩家和主播的兴趣,这在当前游戏宣发成本日益高昂的背景下,是极为宝贵的天然优势。

不过更有趣的战略选择是,无论是腾讯的《灰境行者》《穿越火线:虹》,还是海外的《PhantomLine》《Beautiful Light》,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枪械”作为核心战斗系统。

在一个充满魔法与鬼怪的世界里,为何主角们都选择了现实中的武器?GameLook认为这背后是深刻的商业和设计考量。

首先,枪械射击游戏拥有当前游戏市场最庞大、最稳固的用户基本盘。近期就有现象级射击游戏新作(如《战地》系列新作)上线,短期内创下惊人销量,也并未对《CS:GO》《Apex Legends》等头部产品的在线人数造成毁灭性冲击。

这充分说明,射击游戏玩家群体的规模极其巨大,远未达到饱和,可以容纳多个爆款共存。

选择枪械,就意味着选择了最宽阔的赛道,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用户的入门门槛。如果换成刀剑或魔法,无疑会把自己“做小了”。

其次,对于腾讯而言,做枪械射击游戏是在绝对的“舒适区”内作战。凭借《穿越火线》《使命召唤手游》以及“吃鸡”类游戏的巨大成功,腾讯在枪械手感调校、数值体系搭建、地图设计、网络优化乃至商业化模式上,积累了冠绝全球的丰富经验。

从枪械的装备Build,到军事化的外观定制,再到赛季通行证等付费设计,腾讯拥有成熟且被反复验证的工业化管线。

将这套体系嫁接到超自然题材上,可以让他们专注于内容和氛围的创新,而无需在底层系统上耗费过多精力,这是其他初创团队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

最后,GameLook认为,现实武器与超自然怪物的组合,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充满张力的美学风格。它将故事背景锚定在与我们相似的现实世界(或近未来),用玩家熟悉的枪械作为连接点,然后撕开现实的帷幕,释放出不可名状的恐怖。

这种“日常中的异常”所带来的违和感和代入感,远比纯粹的奇幻或科幻设定更为强烈。用凡人的子弹去对抗灵异存在,这种看似“反常识”的设定,恰恰是其魅力的核心所在。

结语:

当然超自然题材的未来,不仅仅是又一次热门赛道题材轮换,它也对游戏开发者,特别是内容创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中最核心的一点,便是“造怪”的能力——即设计出既有压迫感,又具独特性,能够成为游戏标志性符号的怪物。

正如《怪物猎人》中的“火龙”,或是《异形》中的“异形”,一个成功的怪物形象,其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越游戏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超自然题材中,怪物的形态、技能、行为模式,共同构成了游戏的核心体验。

这需要开发者具备极高的艺术想象力和设计功底。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团队来说,凭空创造出令人过目不忘的怪物也绝非易事。

《灰境行者》中怪物的设计被质疑撞车《黎明觉醒》

而在某些已公布的产品中,似乎已经出现了怪物设计“撞车”的迹象,这恰恰说明了原创性怪物设计的难度与门槛。

然而,挑战也意味着机遇。从早年的《第五人格》在手游领域对非对称恐怖的探索,到如今在PC和主机平台发起对3A级超自然射击大作的冲锋,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游戏产业力量的跃迁。

当全球玩家的审美,从欣赏二次元美少女,逐渐扩展到“审怪”——欣赏那些设计精妙、充满魅力的怪物时,一个新的流行文化趋势或许正在形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10/58040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