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发布“Lumine”AI智能体:代打《原神》不在话下,还兼容星铁和悟空?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 近日,字节跳动的 Seed团队发布了一项名为 Lumine的 AI智能体研究项目。这个以《原神》主角之一“荧”命名的 AI,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根据该团队发布的官方论文,Lumine是首个能够在复杂的 3D开放世界游戏中,实时感知、推理并执行任务的通用智能体配方。

就比如在《原神》中,Lumine在蒙德主线第一幕(约 1小时内容)的测试中,仅用 56分钟就完成了任务,优于人类新手玩家平均 78分钟的成绩,接近专家玩家 53分钟的水平。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强大的零样本(Zero-shot)泛化能力。在未经任何额外训练和微调的情况下,Lumine被直接“投放”到两款机制和画风迥异的游戏中:它在《鸣潮》中成功完成了长达 107分钟的新手任务,并在《崩坏:星穹铁道》中完整通关了长达五小时的第一章主线。

根据官方的说法,Lumine在这两款完全陌生的游戏的规则下,虽然表现出了一些后遗症,比如在星铁中试图跳跃,但它依然依靠强大的环境理解和 UI交互能力,自主完成了包括Boss战在内的内容。
这一成就展示了 AI在理解和操作复杂虚拟环境方面的重大突破。与以往依赖超大模型“力大砖飞”的思路不同,Lumine项目的核心贡献在于提供了一套高效的“开放配方”。
该研究基于一个 70亿参数(7B)的开源视觉-语言模型 Qwen2-VL-7B-Base(阿里的通义千问)。团队通过一个精巧的三阶段训练流程,将这个基础模型“调教”成了游戏高手。

首先在预训练阶段,模型“观看”了 1731小时的人类游戏录像,学习海量的“图像-动作”配对。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让 AI掌握基本功,比如如何移动、跳跃、攻击和打开菜单。
随后,团队引入了 200小时的指令数据,利用分类器和 GPT-4.1生成了丰富的任务指令。这使得 AI能够理解“去攻击那个怪物”或“采集那朵花”等自然语言命令。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注入 15小时的“内心独白”数据。研究人员让 AI学习人类玩家在关键决策点(如“我需要先解决掉远程的敌人”)的思考过程,从而赋予 AI自主决策的能力。

为了解决 AI普遍存在的“反应慢”问题,Lumine采用了一种“混合思维”(Hybrid Thinking)策略。它并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复杂的“思考”,而是在需要时才自适应地调用推理模块。这使其能够在 5 Hz(每秒 5帧)的频率下观察世界,并以 30 Hz的高频率实时输出精确的键鼠操作。
Lumine所展示的能力,为游戏行业描绘了极具吸引力的应用前景。

最直接、最迫切的应用场景无疑是 QA测试。目前,大型开放世界游戏的测试极度依赖人工,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一个像 Lumine这样不知疲倦、能理解任务并自主探索的 AI智能体 23,理论上可以 24小时不间断地在游戏中执行回归测试、寻找恶性 Bug、探索地图边缘,甚至进行初步的数值平衡和关卡设计验证。
更进一步的想象,则是 “真·智能 NPC”。Lumine证明了AI可以像玩家一样在 3D世界中行动和决策。未来的游戏中,NPC或许不再是按照固定脚本移动的“背景板”,而是能和玩家一样接取任务、打怪、采集,甚至在复杂环境中(如副本)与玩家实时配合的“AI队友”。这无疑将极大提升游戏的沉浸感和可玩性。
不过即便Lumine所展示的能力,为游戏行业描绘了极具吸引力的应用前景。然而,当我们将这些想象从实验室的演示视频转向实际部署时,游戏行业高度“成本敏感”的特性便开始凸显。

虽然游戏公司极少会像字节跳动一样,选择自购成百上千的显卡来在本地部署 AI。更现实的路径是从云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或谷歌云)那里租用算力。这种方式虽然免去了高昂的硬件采购和运维费用,但它并不能解决成本问题,反而将其变成了持续“烧钱”的运营支出。
Lumine的论文明确指出,为了实现实时交互(200毫秒内的感知-行动循环),其模型推理需要一个 4-GPU的服务器配置(论文中使用了 4块 H20 GPU并应用张量并行技术)。
对于最极端的“真·智能 NPC”场景,这种部署方式的成本就相当难以估量。如果这种 AI NPC的逻辑需要在服务器端为每一位玩家都配备一个 4-GPU的推理实例,那么其运营成本将与在线玩家数量成正比。对于一款拥有百万日活(DAU)的游戏而言,哪怕只有 1%的玩家在同一时间需要这种高级 AI服务,所需的算力也是天文数字。
因此,Lumine演示的这种“重型”推理需求——即每个 AI实例都需要多块高端 GPU协同工作——是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核心瓶颈。无论是自建硬件还是租用云服务,这堵成本“高墙”都同样难以逾越。
在未来的研究能将这种 AI智能体的推理成本,从“多卡”压缩到“单卡”,甚至压缩到单张入门级显卡或高端 CPU就能高效运行之前,普通玩家期待的“高智能 AI队友”恐怕还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11/58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