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手套将是VR交互的未来?这里有几点不同意见

行业发展之初,提升设备体验的方式有很多,如提升分辨率、FOV以及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头戴等方式都能为用户段时间内带来别样的感受。但想为用户提供长时间沉浸式感受,VR交互便是不可或缺的以部分。试想2016年初的VR消费者为什么对Oculus Rift翘首以盼?正是由于Touch使得Oculus Rift更完整,用户也得以体验到更高的沉浸式虚拟世界。

时至今日,行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大厂商在VR交互上已拉不开太大差距,甚至可以说各家的手柄仅在手感与外观上存在着不同,在功能上几乎全部保持着一致。细数2017年发布的PC头显新品,大朋E3、Hypereal、微软MR等等,它们无一不向我们证明着交互已成为PC头显的标配。

虽然VR交互手柄目前可以提供还不错的用户体验,但VR手柄存在的触感不自然、模拟手势不足等问题仍不能让我们满意,只是目前未找到更好的交互手段前的妥协。

为了追求更先进、更完美的交互技术,近年来涌现出很多颇具创意的点子与产品。如手势识别、眼动追踪以及我们今天要聊的VR手套。

说起手套外设,大部分人都会将其看作手柄的未来形态,毕竟它们属于日常穿戴服饰的一部分,而且在手指动作的追踪上比手持手柄要好得多,同时其触觉回馈也更加真实。因此,如Manus VR手套、Senso VR手套以及近期CES中颇受关注的Bebop Forte等此类产品和概念可谓层出不穷。

虽然说了很多VR手套的优势,但手套类交互设备依然徘徊在边缘市场,主流的VR、AR、MR生态系统对此依然兴致缺缺。那么,VR手套能否完成“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华丽丽转变?

小巧亲肤,十指连心什么的,不存在的

我们平时佩戴的手套保暖亲肤,舒适小巧弹性好。但目前的VR 手套,一般都需要装载大量的电子元器件,这就意味着VR 手套的大小、弹性以及做动作时的贴合程度远不及普通手套。另外,虽然目前的VR手套皆号称能提供触觉反馈,但在出厂时,这些设备可都是“均码”,手大手小全靠手套入口的魔术贴。除非有足够财力进行专业定制,否则手指触觉反馈恐怕要大大折扣。

不仅如此,由于大量元器件以及缆线存在的缘故,手套的延展性也将受到限制。虽然几年的CES中出现了一款名为Bebop Forte的VR手套采用了了弯管传感器,每根手指的动作幅度以及整手的灵敏度有所提升,但与我们真切需要的灵敏度与延展性仍相形见绌。

另外,软件算法上仍然存在缺陷,无法做不到“十指连心”。举例来说,用户的手需要张开到某种特定程度算法才知道要抓取某物。试想一下,你在玩投篮游戏时,频繁的调整抓取动作的手指幅度,时间久了,怕不是要患“帕金森”?

力反馈是存在的,如果震动算的话

还用刚才的例子进行说明,当你举着篮球准备投篮时,手中必须拿着实物,否则真实与虚拟的心理落差总会让人感觉格外怪异。物理上的触觉可不是几个电子元件就能营造模拟出来的。目前所见到的VR手套多数是采用通过震动模拟力反馈,实现触觉感知。受力均匀且比较小的时候,震动还能满足需求,如在虚拟空间中弹吉他,手套能给与手指琴弦的震动反馈模拟,如果想体验RPG游戏,尤其是动作战斗类游戏,手套能给予的力反馈便显得有些鸡肋。

如果要想完美体验此类应用,恐怕需要带有力反馈的手部外骨骼进行辅助。不过,这种产品看起来造型有些吓人,而且为了满足力反馈需求,设备很难做到小型化,至少现在做不到。

手势?好吧,这个是优点

手势是目前VR手套的最大优势。与VR手柄尤其是HTC Vive Wand这种“棒槌”相比,VR手套在灵活性与每根手指的动作识别上的的确确存在优势。

举例来说,在Steam VR中的多数游戏使用HTC手柄进行抓取时或扣住扳机或同时按住扳机与抓握键。且不提在使用时候手指在扣动按键的舒适与否,单从操作习惯上来讲,以HTC手柄为代表的VR手柄类交互方式就已经完败。不过,问题是目前多数应用在算法上不支持VR手套。在体验厂商提供的Demo时,VR手套的体验却是比手柄要来的优秀,不过内容少是目前VR手套的硬伤。

什么是未来?未来充满很多不确定

虽然目前看来VR手套存在诸多缺陷,但带有触觉反馈的 VR 交互依然是未来业界追逐的方向。除了VR手套,动作控制首饰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拥有类似于手套的优点的同时无需覆盖整个手掌。此外,Gest体感手套就为我们做了个好的示范,Myo臂环也很有趣,至少带着它不会像手套一样难受。

如果非要给VR交互类产品设定一个未来,那么能够自清洁且韧性一流的电子皮肤会是 VR 交互概念的方向之一,其次手势识别、眼动控制也能在未来有一展身手的机会。不过,在现有技术下这些产品只能算概念,远不到量产普及的技术水平。

本文来自87870,本文观点不代表GameLook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