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独立游戏再发威:《中国式家长》单日销量超吃鸡

玩家层面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实际行动支持国产独立游戏,中国独立游戏可能要在今年出现一次爆发式的发展。特别是处在当前,商业公司由于版号原因无法推出新游的情况下,独立游戏的崛起暗合整体市场精品化趋向。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GameLook报道/国产独立游戏越来越红了。

昨天,也就是9月29日国产独立游戏《中国式家长》正式发售,首发采取了28元的活动价格,并同步登陆Steam和Wegame。一天过后,《中国式家长》成功跻身Steam热销榜第二,仅次于最近的当红辣子鸡《太吾绘卷》、力压《绝地求生》,国产独立游戏热度持续蔓延。

截至到9月30日中午,《中国式家长》在Steam和WeGame好评率分别达到89%和88%。玩家给出好评的理由多数是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好玩等,少数差评则集中在了多周目内容单一,导致的重复性问题上。

现实玩法诙谐表现

《中国式家长》是一款由墨鱼玩游戏研发、椰岛游戏发行的教育题材模拟游戏,游戏本身贴近真实,却使用诙谐方式呈现,描绘了普通家庭孩子从出生到高考的这一段时光,与主流大众人生经历类似。很容易唤起玩家共情,投射自己的经历。

并且,制作团队有意加深游戏在情感上与玩家的连接,官方声称游戏当中有超过40余件事件,素材源自向玩家征集的真实故事。这种制作态度导致游戏跟真实生活联系紧密,换尿布、收红包、学奥数、竞选班干部、相亲等等,无一不让玩家感受到了亲切感。

不过真实往往是沉重的,为了防止游戏娱乐性被弱化,《中国式家长》加入了很多搞笑成分,比如像美术人物采取了表情包风格制作,收红包、面子对决等特色内容在文字上也多使用网络流行梗,整体观感很欢脱。

选秀、面子对决则是《中国式家长》较为特色的玩法系统,对决双方是玩家所扮演家庭的家长,与亲戚、邻居X阿姨、熊孩子等一众人等。游戏的面子系统把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暗中较劲,以更现代化的方式展示了出来,对决双方强弱势由直观的血条呈现,熊孩子一方作为挑衅担当,玩家方则需要使用孩子的实际成绩、特长等作为武器进行反击。

个中酸楚、市侩,以及人情世故相信大部分年轻一代的中国玩家都感同深受,《中国式家长》做了一次贩售情怀的成功范本。

名为家长实为孩子

早在今年6月初,《中国式家长》还举行了一次为期半个多月的免费试玩活动,彼时就已经在WeGame获得了98.1%的期待度。还在陪跑预约阶段的手游,在TapTap上也获得了9.6的高分,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玩法上,《中国式家长》以模拟经营为主,玩家需要通过均衡学业、体格、选秀、面子等多方位的系统,将操控的孩子打造成理想中的样子。尽管从主要操控角色是孩子而非家长,导致游戏更像是“中国式孩子”、“中国式考生”,而非“中国式家长”。

但随着多周目的进行,上一代的孩子成长为下一代的家长,已经熟悉游戏系统的玩家心态开始发生变化,给下一代制定了更加翔实的发展规划,甚至是定好了终极的人生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家长》其实侧面应和了主题,并不愧对其名。

此外,除了像选秀、面子对决这一类较特色的玩法,《中国式家长》的核心玩法主要由三消和模拟经营组成。玩家需要通过玩三消小游戏“挖掘脑洞”,提升角色知识水平,通过对属性和学业能力的提升,满足父母不断被引发的期望。

三消+模拟经营可以说是近几年来玩法融合做的最好的两大品类,具体的代表有业界熟知的手游《梦幻花园》、《梦幻家园》等,连腾讯也用迪士尼IP做了一款三消+模拟经营的手游《疯狂动物城:筑梦日记》。

不过在单机层面,这种做法的部分玩家反馈却有所非议,加上本身游戏对学业要求程度高,数值方面短期反馈不够明朗,导致用户容易在长时间游戏之后,明显感受到游戏进入单调重复的循环。

国产独立游戏正崛起

尽管家长形象方面有符号化倾向,而早期试玩后也有玩家反馈游戏过于渲染负面情绪,对中国家长形象描绘有异化。不过,开发者之后的更新当中,将游戏宣传语当中的“探讨家庭教育矛盾”去除,改为了“探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风格上也愈发向轻松休闲偏移。总体而言,从首日在线人数和评价来看,玩家对于《中国式家长》是买账的。

6月试玩版当中还没有恋爱和相亲系统

游戏发售一天后,9月30日下午《中国式家长》在Steam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6万,且还在继续增长,加上同时还上线WeGame平台。其首日销量成绩,对比一周前第一天3万的《太吾绘卷》恐怕也不会差太多。

随着Steam的壮大,和类似WeGame、方块游戏等大量国产平台投入PC游戏分发领域,国产独立游戏等到了宝贵的分发渠道,正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崛起。《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这样的小成本制作,却获得大成功的案例,相信很快会激励更多开发者投身独立游戏。

同时,玩家层面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实际行动支持国产独立游戏,中国独立游戏可能要在今年出现一次爆发式的发展。特别是处在当前,商业公司由于版号原因无法推出新游的情况下,独立游戏的崛起暗合整体市场精品化趋向。

同时对于身负盈利要求、导致无法全身心投入创新的大企业来说,独立游戏也承担为整个行业探索新玩法的作用,在优质独立游戏探明题材和玩法可行性之后,再行投入提升其商业化表现,将创新风险分摊至外部环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18/10/3410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