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防沉迷新规之后,腾讯又一次释放新的信号?

题图来源:pexels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9月3日,腾讯旗下的王牌游戏《英雄联盟》国服迎来了十岁生日,在这个节点,腾讯重磅宣布了《英雄联盟手游》的不删档测试时间,引来广大玩家的关注。

不过,除了LOL手游定档外,腾讯在此次活动上宣布的另一件事倒引起了GameLook的注意。

当日,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表示,腾讯将联合国内多家手机厂商,共同探索以“软件+硬件”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多方合力,希望通过加强硬件端实名认证等方式,进一步帮助未成年人实现健康上网。

根据当日活动公布的信息,目前国内几个主流手机品牌OPPO、VIVO、小米的高管现场均已经明确表态将参与相关工作,不过在这批硬件厂商中并没有华为、苹果。

8月30日,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一石激起千层浪,游戏防沉迷问题受到了广大网民和媒体关注。

但客观上说,再严的规定总会有人找到漏洞,比如前段时间便有很多媒体注意到了,未成年人“租号”“买号”来规避防沉迷系统的问题,昨日央视更进一步跟踪报道。

腾讯游戏昨日晚间回应央视表示: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而在账号之外,如何真正让游戏实名制和防沉迷有效,腾讯这几天正式提出了“软件+硬件”双管齐下的方式。

软件、硬件共同发力,腾讯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对于国内未成年人保护、游戏防沉迷相关法律法规,业内人士其实早已注意到了腾讯的特殊作用。

比如,早在2017年,腾讯开始启动未成年人保护系统的开发,逐步实现了对未成年人限时间、限时长、限消费的功能、并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实名验证,之后的2021年6月,全行业开始正式落实类似的措施、并成为正式行业法规。腾讯此次提出的“软件+硬件”防沉迷措施,会不会成为下一阶段的国内游戏业法规参考的标准,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各家大厂前期试验的效果。

当前,未成年人绕开一系列防沉迷的方法不外乎几种,比如通过账号交易平台,购买已经通过实名认证的账号进行游戏,或通过父母长辈的信息进行验证等。

账号导致的问题,电商平台的责任最大、最需要被监管,这有待主管部门更多的配套法规出台约束账号交易行为。而如果从硬件层面入手,在游戏实名制外、再增加一层硬件实名制的防护,显然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游戏业经历了一系列“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落地后,腾讯也注意到了硬件管控的优势,“软件+硬件”也有望成为下一阶段防沉迷措施的新手段。

如果能实现手机实名、家长控制,即使未成年人要用“成年人账号”进行游戏还得再突破手机实名的围墙,而手机厂商一旦采用实名验证、人脸识别,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未成年人绕过。

当然,就目前阶段而言,腾讯也才刚刚宣布将开始尝试,一方面“软件+硬件”防沉迷措施需要了解社会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实际测试积累经验来优化技术方案。

硬件防游戏沉迷已是国外游戏业最重要措施

GameLook依稀记得,曾经的电视机顶盒中就存在着家庭监管系统“家长锁”,用于管控儿童看电视的时长,甚至一些在开启该功能后,一些电视节目或频道直接不允许观看。

在海外,除了游戏分级制之外,硬件层面的管控也成为了最重要的保护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防护手段,比如在主流的游戏主机XBoX、PlayStation、任天堂Switch中,都引入了“家长控制系统”。

以PS5为例,索尼就在硬件设备中设置了相应功能,并且细化到了儿童年龄级别自定义其隐私设定、支出限额、每日每周游玩安排与时长限制,以上所有功能家长只需设置一个专属的儿童账户即可自定义设置。

并且,官方还推出了一条视频,为用户详细的讲解了“家长控制”功能的使用方法、细则,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到。在这则视频的下方有网友就评论到“这个功能充分说明了家长是监督孩子玩游戏的主要责任人”。

手机层面的硬件防控并非所谓的空中阁楼,比如在苹果的手机产品中,已经拥有相关功能,根据家人共享系统,通过创建儿童账户,并监管账户中手机应用的使用情况以及设置停用时间与限制,只是知道这个功能的国内家长并不多,同时给孩子买苹果手机的家长也不普遍。

除了手机设置家长控制系统外,在游戏分级方面,苹果、谷歌这些非游戏企业都参与到了其中,App Store、Google Play中的应用均标明了游戏的级别以及适应年龄,并且相信苹果手机的用户都有印象,在下载App时,系统都会特地的提醒与告知应用的适应年龄段。

手机硬件防沉迷怎么做?

实现硬件防控功能并不难,比如国内游戏企业、平台公司、手机厂商等合作,基于现有已过审的版号名单,确认游戏产品清单,1周左右就能对游戏产品分门别类。实际上,现有很多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中已经将游戏APP进行了单独归类,实施难度并不大。

具体的方案也很容易,此前GameLook就曾提到过,中国市场出售的手机设备,出厂默认设置为“青少年模式”,且有显著的界面和UI设计便于家长识别,而“青少年模式”的手机不支持运行手游产品、或按相关规定限时允许运行游戏。

要解除手机的“青少年模式”,成年人用户可到三大运营商营业厅,携身份证线下办理实名制解锁手机游戏功能,并通过人脸识别记录解锁人信息,解锁游戏功能成功后,由手机厂商每周、或每月进行人脸实名制验证,若排查过程中发现手机使用人为未成年人,手机自动恢复为“青少年模式”,不可再玩游戏。

由三大运营商承担线下实名制验证工作,主要是考虑到运营商本身就要做手机SIM卡实名制登记,并未增加额外工作量,此外运营商在全国各地有广泛的线下营业厅,更具可执行性,且由运营商负责能更好保障公民隐私的安全。

而对现有存量手机,手机厂商可通过消息推送、系统更新的方式,通知手机用户选择“一键锁死”手机游戏功能,将手机切换至“青少年模式”,就实现成本而言,对手机企业基本为零,而要解锁游戏功能,同上述的线下实名解锁方式,手机企业不提供线上解锁游戏的服务。

将解锁的流程放置在线下会大大增加“解锁成本”,侧面让家长与未成年人共同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时因为解锁耗时耗力,也让家长尽量避免将手机交给孩子手中,进一步提升了孩子玩游戏的门槛。

总之,在目前国内软件防沉迷技术不断突破的情况下,从硬件层面介入,不留死角和漏洞,实现限制或禁玩,不失为一种好手段。

结语

未成年人保护、防止游戏成瘾,作为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议题,需要家长、监护人以及多方力量参与其中,才能最终达成闭环,才能真正发挥各项防沉迷规定的作用。

手机实名制以及硬件防沉迷措施,会不会成为游戏业下一阶段的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在大厂和更多企业的参与下,GameLook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可选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9/45294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