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微软开启“主机游戏大涨价”!单款3A飙升至80美元,玩家钱包告急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玩家们担忧了很久的游戏涨价,或许终究还是要来了。
早在4月初的任天堂直面会上,Switch 2发布日期公布的时候,就已经传出了任天堂游戏涨价的消息,比如当时公布的《马里奥赛车:世界》美版价格是79.99美元(约合人民币584元),港版则是499港币(约合人民币468元)。
近日,微软宣布对Xbox主机硬件以及配件全面提价,且立即生效,部分第一方游戏的售价也将涨到80美元。从Gamelook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涨价范围从9%至27%不等,比如涨幅最低的Xbox无线耳机从109.99美元涨至119.99美元(+9%),Xbox Series S(512GB)售价则从299.99美元涨至379.99美元(+27%)。
对此,前索尼SIE全球工作室总裁吉田修平表示,游戏涨价“终归是要来的”。
他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反差的时代:通货膨胀真实存在且影响显著,但玩家却期望游戏愈发宏大(制作也因而愈发昂贵),而售价却维持原样。这根本就是个无解的难题。如今,游戏在各方面都比以往更加先进,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当然,每个出版商或制造商都会为其游戏定价,但归根结底,关键在于生产成本。”
实际上,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加之特朗普上任之后的关税战,全球各国的通胀率增长显著。在美国、日本等地,不少生活物品的价格涨幅超过了50%,甚至一些东西翻倍。
虽然这些对于游戏没有直接的影响,却会影响游戏公司。例如,通胀会导致游戏开发者生活成本显著提高,游戏企业势必要给员工涨工资,进而导致更多与游戏研发、营销、发行等相关的环节涨价。与很多领域相比,游戏甚至是最后一个涨价的行业。
当然,从玩家角度而言,游戏涨价意味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体验到新游戏,显然会引发社区不满。甚至在Reddit游戏板块转载的吉田修平采访贴中,由于太多玩家指责,原贴都被楼主直接删掉。
比如有玩家表示,如果不是实体光盘的收藏者,你可以通过订阅模式以更低的价格看电影和电视剧,还能观看大量体育赛事。反观游戏,订阅服务能用的不多,育碧的Ubisoft+这样的服务只提供自家游戏,仅剩XGP、Humble Choice和PS Plus等服务,且只能玩特定游戏。
“如今游戏的价格越来越高,我们无疑正在将大量人群拒之门外。购买一款全价游戏的花费比花40美元购买一年的F1赛事订阅费用还要高。我希望你能为这个说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在我看来,这显然是错误的。”
还有网友建议,“学着做一个有耐心的玩家。购买那些已修复两年漏洞的游戏,或是包含导演剪辑版以及各种DLC的游戏,能享受五到七五折的优惠。如今优质游戏的数量之多,远超你能合理游玩的数量。所以要有耐心。这些游戏不仅价格更低,而且通常两年后它们还会变得更好。”
令Gamelook意外的是,支持游戏涨价的玩家虽然不占大多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
比如有网友表示,“哪怕游戏涨价了,你也会发现,游戏可能还是价格最低的爱好。”
还有人表示,出于多方面原因,游戏价格会上涨,但问题不是3A游戏的定价应该是多少,而是到了什么价格,3A游戏就完全不值得玩了。因为在过去十年里,2A游戏一直在蓬勃发展,并且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许多中等规模的游戏开始瞄准50美元左右价位,并且有不少有趣的产品出现。
而对于微软硬件的涨价,有玩家称,“发布了5年的硬件涨价80至100美元,简直是不可思议。如果买2T的Xbox,甚至比PS5 Pro还要贵30美元”。
很多人比较认同的是,不管是否取消关税,游戏价格在经历此次涨价后就再也不会回到从前了。这和疫情期间的情况如出一辙,当时杂货店以“供应链问题”为由大幅涨价,而后来即便供应链明明已经恢复正常,“供应链问题”却依旧不见消失。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5/569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