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万玩家签名“反对杀死游戏”,欧美3A大厂集体反击:‘停服是我们的权利’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上周末,“停止杀害游戏(Stop Killing Games)”运动达成了关键里程碑,目前其署名的欧洲玩家已超过了130万人,正式成为了一项欧洲公民倡议。如果达到特定标准,该运动将通过各级机构,直至成为欧盟委员会议程,甚至有可能成为立法或者监管议题。
网址:https://www.stopkillinggames.com/
虽然是微软大裁员和大量砍游戏让这个运动被更多的玩家看到,但实际上,“停止杀害游戏”并不是为了被砍的游戏发起的运动,而是为了已经上线、后来被关停服务的游戏。
随着运动签名人数达到了里程碑,代表欧盟游戏开发商与发行商的行业联盟,欧洲游戏协会(Video Games Europe)于周五发布声明,对“停止杀害游戏”运动提出反对意见。
大厂反对“停止杀害游戏”:停服是迫于无奈
运动官网指出,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计划性淘汰,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让保存游戏几乎成为不可能。此外,该行为的合法性在许多国家尚未得到充分检验。
网址:https://www.videogameseurope.eu/news/statement-on-stop-killing-games/
由大厂组成的欧洲游戏联盟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理解社区成员的热情;但终止在线服务的决定涉及多方面因素,绝非轻易作出,且必须作为公司在在线体验不再具有商业可行性时的选项之一。我们明白这可能令玩家感到失望,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行业会确保按照当地消费者保护法,提前向玩家充分告知即将发生的变更。”
欧洲游戏协会的论点是:当游戏停止提供在线多人联机服务时,开发商和发行商若要继续维护私人服务器或单人游戏模式,可能面临过高成本;而由玩家社区或粉丝支持的版本则可能使企业承担法律风险,尤其在网络安全与内容审核方面。
此外,许多游戏从设计之初就是纯在线模式。因此,一旦“停止杀害游戏”运动有可能形成立法或者监管法规,就会给游戏厂商戴上紧箍咒,导致他们在关停游戏的时候面临监管压力。
声明称,“实际上,这些提案将大幅提高此类游戏的开发成本,从而限制开发者的创作选择。我们期待在未来数月内与政策制定者及欧洲公民倡议运动的发起者们探讨我方立场。”
类似情况也在英国曾经发生:今年2月,一份英国请愿书获得1万签名,触发英国政府必须作出回应的义务。尽管英国政府表示“认识到游戏用户对所购产品可用性的担忧”,并“注意到数字内容(包括电子游戏)生命周期相关问题”,但“目前没有计划修改现有数字产品淘汰方面的消费者法律”。不过,政府承诺将通过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持续关注该议题。此后,该请愿签名数已突破17万份,将被提交至英国议会进行辩论。
玩家反对“杀害游戏”:付费买的游戏却不属于自己?
玩家们要求“停止杀害游戏”的理由是,消费者为这些游戏付出了真金白银,当游戏停服时,他们通常无法获得退款,这相当于购买了最终会被剥夺使用权的产品。尽管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辩称玩家购买的是游戏访问许可而非实体产品,但这显然不符合多数玩家的认知。
正如”停止杀害游戏”官网所述:”‘停止扼杀游戏’是一场消费者维权运动,旨在挑战游戏发行商销毁已售出游戏的合法性。如今越来越多游戏虽以无明确有效期的商品形式出售,却在发行商终止支持后立即沦为完全不可游玩的状态。”
欧洲游戏协会的态度,引来了玩家们的一片骂声。他们在社区表示,这些大厂未经玩家许可就关闭游戏,是这场运动发起的主要原因。一位玩家表示,发行商反对,简直就像是“房东反对租户权益”、“CEO反对提高最低工资”,并不令人惊讶。
绝大部分玩家认为,如果你花钱购买了游戏内容,而游戏厂商却能从你手中夺走,这完全是不公平的。至于欧洲游戏协会的反对,名为NLwino的网友说,“商业游说团体称消费者权益不利于商业发展”。
比较讽刺的是,有玩家专门发帖列出了育碧的使用条款,其中一条明确规定:您和育碧(或其授权方)可随时以任何理由终止本最终用户许可协议。如果您未能遵守本最终用户许可协议的任何条款和条件,本协议将自动终止。无论因何原因终止本协议,您必须立即卸载产品,并销毁您所持有产品的所有副本。
育碧可能出于任何原因或无任何特定原因,随时自行决定对本产品进行修改,尤其是出于更新等技术原因。如果由于任何原因您不想遵守最终用户许可协议,那么您当然必须销毁您所拥有的该产品的所有副本。
还有人将“停止杀死游戏”的请愿与食品健康标准进行比较:“要求游戏开发者制定产品停用计划意味着开发游戏的工作量会增加。要求食品通过健康标准也意味着更多的工作。但这就是监管的意义所在:为了保护消费者而增加工作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7/57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