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机构发公告邀功:“是我们让Steam改审核,下架500款绅士游戏!”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关注Steam平台的用户应该都清楚,近期Steam下架了数百款成人向游戏,而就在最近,Steam在面向开发者的Steamworks文档中,更新了最新一条,其中提到开发者不应该发布“可能违反 Steam 支付处理方、相关卡片网络和银行或互联网网络提供商所制订的规则与标准的内容”,并着重提到了“特定类型的成人向内容”。
这基本上等同于Steam官方回应了此前Steam下架大量成人向内容的主要原因,便是来自Steam支付服务处理商的相关压力。事实上类似的支付处理商因为涉及成人向内容的交易,而主动干涉相关平台的事情,在西方国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此前Patreon平台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成人内容不支持PayPal等支付方式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7月19日,一家以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宗旨的澳洲NGO组织“Collective Shout”主动站出来宣布认领此事,表示Steam下架这些游戏,是他们此前组织的请愿活动的胜利。
根据Collective Shout网站的相关信息,他们在7月11日曾经面向全球各大主要支付服务商,包括PayPal、万事达卡(Mastercard)、Visa、日本信贷局(JCB)等等机构,发送了一封公开信,表示它们为之提供支付服务的游戏平台Steam上,存在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成人向内容,要求这些支付服务商停止为这些内容提供支付服务。
正打着瞌睡的V社,就有人递上了枕头
其实,虽然Collective Shout站出来主动“领功”,但在GameLook看来,某种程度上而言V社只是借着支付服务处理商施压的关口,“顺水推舟”处理了一批平台上的成人向内容。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早年间Steam上对于成人游戏的审核其实相当严格。一直到2018年,V社曾经向数个开发商表示,要求它们对旗下上架Steam的产品中的成人内容做出修改和限制,否则将对其进行下架处理。
此事一出,迅速在国外社区引发了大量开发者和玩家的关注和大规模抗议。许多开发者和玩家表示如果V社不撤回这一决定,他们就将离开Steam平台,再加上刚好2018年Epic推出了自己的PC数字商店EGS,在社区抗议和外部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之下,V社选择妥协,表示将对下架成人游戏进行重新考虑。
有意思的是,Steam在2018年针对此事发布了说明公告。文中还提到“玩家错误地认为我们是受到了支付处理商的影响”。而七年后,当初被V社否定的“支付处理商的原因”,成为了他们如今下架部分成人游戏的理由。
因此很难说这次V社清理Steam平台上的部分成人向游戏,有几分是“迫于支付处理商的压力”,又有几分是出于V社自己的意愿。其实V社自己想要缩紧Steam上的成人向游戏尺度也很好理解,毕竟哪怕是在美国,成人向内容也属于游走在边缘地带的高风险内容,像是AppStore和GooglePlay对相似内容都采取的一刀切政策。
而Steam因为自身高度以用户/开发者为中心的特点,很多时候必须考虑来自玩家、开发者社区的意见。这也是为什么2018年V社被迫中止自己缩紧成人向游戏尺度进程的原因。
但如果单纯从V社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家员工人数只有几百人的非上市公司,他们并没有太强的扩大盈利的意愿,更何况成人向游戏相比于主流游戏的收入占比也很小,因此V社当然不愿意因为平台上的成人向内容而承担更多风险,无论是合规审查风险还是社会公众舆论的非议。
在“矫枉过正”中被误伤的游戏
其实对中国玩家和中国游戏人来说,能够理解Steam为何要下架部分尺度过大的成人游戏。
但在舆论环境不一样的国外,玩家们对于此事却表现了更多不一样的担忧。这些担忧大抵上可以归结为三类。
第一是许多普通玩家的看法,包括该事件传到国内以后,国内不少玩家的看法,那就是担心这次下架特定类型的成人向游戏“只是一个开始”,其实就是担忧审查扩大化,从而影响到创作者自由,甚至影响到后续存在部分成人内容的正常游戏。目前已经有国外游戏疑似在这场Steam针对成人游戏的大清洗中被误伤。
例如日媒Automaton就提到类似于《逆转裁判》的文字推理冒险游戏《无罪之庭》在7月16日突然被下架,但据玩家所说这款游戏不存在任何裸露或仇恨言论。幸运的是,据开发者在Steam社区上的回复,他们在向Steam官方求证下架原因后,得到的回复是与Steam的成人游戏新规无关。但这依旧说明社区内的玩家对于其它正常游戏被误伤存在担忧。
《无罪之庭》
第二则是对此事过程正义的质疑。这一点其实就是国外玩家们认为,能不能在Steam上接触到成人向内容,或者说接触哪些成人向内容,应该是由相关法规监管部门和V社决定,只要交易本身不违法,万事达卡、Visa等支付服务处理商,就无权干涉消费者和内容平台之间的交易。
国外玩家的讨论
目前已经有数万名用户在Change.org平台上发布请愿活动控诉这些支付处理商。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也推特上转发了该请愿活动,这或许意味着马斯克也对于“反对支付处理商审查游戏内容”一事抱有支持态度。
国外玩家发布请愿,向支付处理商喊话“停止干涉我们能够看到、读到或玩到的内容”
第三则是对此次事件中站出来领功的NGO组织Collective Shout的质疑。这主要还是因为最近几年国外玩家反DEI大潮之下,诸如SBI这样的组织已经快成为玩家公敌,而Collective Shout虽然目前来看,其实只是一家普通的女权NGO组织,并不涉及SBI那样性质恶劣的勒索游戏厂商的情况,但玩家一方面是反感Collective Shout这样并不玩游戏的、“现实生活”中的组织,来干涉虚拟游戏内容。
另一方面是有人扒出了Collective Shout过往存在一些偏激的游戏内容审查行为。就比如近期国外撰稿人Ana Valens在北美杂志《VICE》上发表文章,提到Collective Shout曾经在早年间还抵制过《GTA5》以及《底特律变人》。《GTA5》尚且能够理解,毕竟这的确是一款尺度较大的游戏,比较离谱的是《底特律变人》。据悉Collective Shout认为这款游戏中包含一位虐待狂父亲针对管家和女儿的暴力行为,因此涉嫌“虐待儿童和暴力侵害女性”。
但事实上如果玩过《底特律变人》的玩家应该都知道,上述情节其实是游戏中Kara故事线的核心,主要目的是激发玩家对于受虐待女性和儿童的同情。Ana Valens在文章中表示,“下架这样的游戏(底特律变人)就如同针对讨论厌女、虐待女性家庭成员的内容进行艺术审查一样。换句话说,针对这款游戏本身就可能被视为反女权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Ana Valens发布在《VICE》上的这篇文章被撤稿,Ana Valens还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气愤地回应,表示自己的文章被删稿“是因为涉及争议性主题,而非新闻报道本身的问题”,她还表示后续将不再为其供稿。
Steam维持稳定对于国内开发者更重要
在GameLook看来,V社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还是出于支付处理商乃至更进一步的国外NGO组织的压力,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的结果,也就是V社选择收紧成人向游戏尺度这件事。
笔者认为,对于游戏行业来说,尤其是像Steam这样饱受关注的全球型游戏平台,对于一些敏感内容能够通过更加明晰的规则进行管理,能够主动进行风险隔离,其实是一件好事情。毕竟没有社会主流舆论的包容度,游戏行业也不会拥有好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其实不仅仅是在说国内的环境,哪怕是国外,相比于文学、电影,游戏行业本身就在文创行业里承受了更大的来自社会公众的偏见。这也是为什么前文所说的,像Collective Shout这样的偏激NGO组织,能够更轻易地去审查《底特律变人》这样玩家游玩过后就能了解其思想深度与艺术性的游戏中的所谓“违背妇女儿童权益”的内容,而对于小说、电影中的相关内容则更加宽容(或者说对小说电影开炮更难得到舆论支持)。
因此,改变游戏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从国内开发者的立场出发,GameLook自然希望Steam平台能够维持稳定。毕竟无论如何,从收入角度和游玩人数来看,成人向内容只是Steam上的一个小小支流,尤其是对于国内开发者来说,绝大多数国内独立开发者开发得还是正常游戏。
并且话又说回来,V社也不是对所有成人向内容一刀切,公告中注明了是“特定成人向内容”,这本质上是一个尺度问题,而如果V社在敏感内容上尺度过于宽松,导致过去在国内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Steam,受到了主管部门更加严苛的管理,那才是真的有损绝大多数国内开发者的利益,尤其是对于几乎没有发行能力的国内独游开发者来说——放眼全球都很难找到像Steam这样不需要向平台缴纳广告位费用,仅凭游戏自身就可能获得算法推荐的平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7/57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