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13万在线、《明末:渊虚之羽》口碑却崩盘:它能挽回掌声么?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玩家盼了数年《明末:渊虚之羽》终于在7月24日如期揭开面纱。这个承载着“黑神话之后国产3A新希望”的名字,发售前就已冲上Steam国区与全球区畅销榜榜首,M站均分也稳定在7.5分,IGN与GameSpot双双打出8分,评语里“类魂新星”“美术风格独具一格”的赞誉格外醒目。
7月24日上午10点,同时在线人数轻松突破11万。玩家社群里满是“终于等到”的欢呼,不仅如此,游戏今天还登上PS和XBOX各区新游戏榜TOP5,今天上午,似乎开局颇为顺风顺水。

但游戏发售不到一小时,Steam上的风评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急转弯。首日发售时,上午《明末:渊虚之羽》的好评率为37%,到了晚上游戏好评率已迅速滑落至21%,评论区“差评如潮”,令关注这款游戏的广大玩家和同行大跌眼镜。

截至GameLook完稿时,今天游戏的Steam峰值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了13万人,上线即爆火,评论却冷得发凉,国产3A单机的“高光与质疑”发生在了一款游戏身上。

一边是发售前各大游戏媒体的中高分肯定,一边是发售后的用户口碑的滑铁卢,究竟是媒体集体失真,还是游戏真出了问题?它能在极其宝贵和有限的时间发售几日内,挽回掌声么?所有人都捏一把汗。
明末发售之时,血雨腥风

从当下的舆论声势来看,对《明末:渊虚之羽》的批评声浪几乎形成了压倒性态势,仿佛用唾沫星子将其“淹没”才是大众默认的选择。连B站的测评UP们也纷纷发出免责声明。要是公开说《明末:渊虚之羽》做得不错,恐怕立刻就会被扣上“收钱吹捧”的帽子。
当晚,《明末:渊虚之羽》官方已发布致歉公告,回应今天玩家的各种疑问。

作为灵泽科技的首款单机3A游戏,《明末:渊虚之羽》尽管在玩法设计、美术风格以及文化表达上展现出了诚意与潜力,但在技术层面,游戏首日最突出的便是优化问题。
根据大量玩家反馈,目前版本在多数场景中普遍存在掉帧与卡顿现象,尤其在战斗密集或地形复杂的区域表现尤为明显。甚至不少中高配机器同样未能幸免。这与官方此前承诺的“中端显卡可畅玩”的宣传存在明显落差。
作为一款以战斗体验为核心的魂类动作游戏,流畅性直接影响战斗节奏与操作手感,而当前的性能表现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整体体验。
与此同时,根据社区反馈,发行商505 Games在定价策略上引发了一些争议:此前游戏在国区定价为最低,然而发售前几个小时,多个外区价格便出现下调,导致部分海外区售价反而低于国区。这一变动迅速引起玩家质疑。
更为棘手的是,《明末:渊虚之羽》在发售当天还出现了一次严重的“大乌龙”。大量玩家发现,原本只属于豪华版的四套国风时装(引魂法衣、金虎祥瑞、流云织羽、婉若游龙)与四把专属武器及技能道具(如【苌弘之血】),竟被误发至标准版玩家账户中,导致实际付费支持豪华版的用户权益受损,引发了不小的舆论反弹。
尽管如此,当前舆论的主要批评仍集中于优化问题,而非游戏本体内容。即便在负面情绪较强的国内社区中,许多玩家仍对《明末:渊虚之羽》的战斗手感、玩法深度给予肯定。

部分海外玩家也在Steam评论区给出较为中肯的评价,称“开放世界游戏实在太多了,麻烦多来点悟空和无常吧!”
GameLook对此想说,《明末:渊虚之羽》当前面临的争议,更多集中在“可修”的层面,而非“不可逆”的本质缺陷。换句话说,游戏本体的设计框架、玩法理念和系统架构并没有出现结构性问题,真正引发舆论焦点的,还是优化不佳带来的技术体验障碍。
毕竟玩家愿意对一款国产魂like投注如此高的关注度,恰恰说明《明末:渊虚之羽》在立项之初就承载着某种超越产品本身的期待。这份期待来之不易,理应被认真对待。眼下游戏所暴露出的,更多是“走在正确路上”的阵痛,而非方向错误带来的系统性失控。打磨技术细节、修复体验短板,也许并不光鲜,但却是真正决定一款游戏能否走得长远的关键一步。

目前《明末:渊虚之羽》官方已发布致歉公告,回应玩家关于优化不足、预购奖励发放错误及外区定价异常等问题。当前团队已启动紧急修复流程,承诺尽快推出补丁优化性能,并将为所有玩家免费赠送原声OST,同时为购买豪华版的玩家补偿一套全新专属套装。官方呼吁玩家通过Bug反馈渠道协助定位问题,并感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争议之外,明末团队也付诸了全力
作为一家游戏媒体,GameLook仍然希望撇开那些无关游戏本身的争议和优化风波,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立场,和大家认真聊聊《明末:渊虚之羽》。
《明末:渊虚之羽》从2021年首曝之初,其实就伴随着各种坎坷,从最初的口碑很普通,到逐渐扭转玩家看法,直到发售前一天的万众期待,然后今天的在线人数飙升和口碑失利,简直就像一场梦。
在国产单机领域,活下来更重要。尤其对于《明末:渊虚之羽》这样一个出身平凡、由外包转来的单机团队,能从第一支PV走到正式发售,本身就已非常不易。

类魂系列游戏MAU
《明末:渊虚之羽》押注的魂like,据外媒AlineAnalytics数据,过去三年,魂like全球市场的月均收入规模已从约5000万美元翻倍至1–2亿美元,MAU月活跃用户也已突破3000万。自《艾尔登法环》引爆全球热潮后,玩家对该类型的渴望非但未减,反而愈发高涨,而《明末:渊虚之羽》恰好瞄准了这股趋势。
当然,也正是因为《艾尔登法环》的爆火,如今市面上越来越多游戏自称“魂like”,许多玩家认为类魂市场已然“卷无可卷”,但GameLook并不这么看。魂like作为一个成熟的游戏类型,早已建立起稳定的受众群体。就像二游那样,即便品类众多,真正喜欢的玩家依旧会选择一款又一款地沉浸其中。

先说魂类叙事常被诟病的地方——碎片化叙事。这里先叠个甲,不能说魂类叙事真的存在短板,而是它相当挑人。即便在《艾尔登法环》中,也有不少玩家抱怨指引缺失。
如何在保持魂like特色的同时兼顾叙事连贯性,《明末:渊虚之羽》给出了一个相对中性的答案:加强NPC与玩家的交流,让NPC不再像谜语人,故事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整个故事设定在明朝末年战乱中的巴蜀之地——妖瘴横行、疫病蔓延,一种被称为“羽化病”的奇异病症正悄然在人间扩散:患者会长出黑色羽翼,失去人性。而主角“无常”,原是一名沿海的海盗,在一次意外中被卷入村落与妖祟之间的命运漩涡。女主角便是羽化病的感染者之一——她那双被视为不详的羽翼,既是命运的枷锁,也是战斗系统的核心。

说到战斗系统,《明末:渊虚之羽》的打击感无疑是其一大加分项。与某些魂类作品技能孱弱、手感虚浮不同,《明末:渊虚之羽》的战斗手感非常扎实。全游戏共有五大类武器:单手剑、双刀、长刀、斧头、长枪,每种武器都自带一个可释放的战技,玩家最多可装备两把武器进行切换,此外还能搭配一个独立的“流派技能”,构成独特Build体系。

战技与法术的释放都依赖于“须羽”系统——这是与剧情中“羽化病”设定相呼应的一套战斗资源机制。玩家通过战斗行为积攒“须羽”,再用于释放技能或强化攻击,形成从输出到Build再到资源循环的闭环。例如,玩家可以选择速度快、出手轻盈的单手剑,通过快速绕背削韧完成处决,也可以换上重型战斧,打出势大力沉的一击,做个“全伤战士”换血致胜。

为配合丰富的武器系统,《明末:渊虚之羽》的技能树系统提供了完全自由的“洗点”机制,玩家在神龛处可随时重置加点与技能配置。这种设计对“Build党”极为友好,也极大地提升了二周目乃至多周目的重复游玩价值。
如果说战斗系统是《明末:渊虚之羽》的底盘,那它完美传承的魂系地图设计的“恶意”便是其最富争议的部分。

《明末:渊虚之羽》的地图充满了令人牙痒痒的“老贼味”:转角炸药桶、一碰就碎的机关地板、大量多线交叉的高低错层路线……再配合较少的篝火(存档点)设置,都让玩家在开荒阶段的探图压力倍增。
做一款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魂like固然更安全,但那也就不再是《明末:渊虚之羽》了。它选择在地图设计上延续这种“恶意”,其实是在明确自己的定位——它就是要做一款能让核心魂类玩家找到共鸣的作品,而非一款讨好所有玩家的大众向游戏。
对于魂类游戏爱好者而言,这种充满“恶意”的地图设计恰恰是“臭豆腐”——每一次小心翼翼的探索,每一次成功避开陷阱后的庆幸,每一次找到隐藏路线的惊喜,都能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可对于那些偏好轻松体验的玩家来说,这样的设计就显得不够友好,甚至会让人产生挫败感,进而失去继续玩下去的兴趣。
做为一款历史背景设定在明朝末年的游戏,《明末:渊虚之羽》并不回避自己的文化根性。作为四川本土厂商灵泽科技的首款3A游戏,《明末:渊虚之羽》在氛围营造、语言表达和美术符号上都显露出明显的川蜀印记:角色对白多用方言(如川普),游戏中村落街坊的结构、服饰、器物充满明末中国的地缘细节,而装备与妖物设计则大量借鉴典籍元素。
《明末:渊虚之羽》显然不是拿个历史IP硬贴黑魂的空壳。从世界观、系统机制到交互细节方面,虽不能说面面俱到,却也让人看到了国产高品质单机游戏在战斗系统与文化表达方面的全新突破。
结语
相比于《黑神话:悟空》,GameLook其实并不希望后续的国产单机游戏都一窝蜂地奔向它所走的那条路。并不是说那条路不好,恰恰相反——那是一条极具里程碑意义的道路,代表了国产3A游戏制作的高峰,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游戏工业的潜力与美学。但问题在于,它太难复现了。
《黑神话》的横空出世在带来荣耀的同时,也无形中为整个国产单机行业“抬了杠杆”。许多玩家开始不自觉地将其作为评价国产动作游戏的“最低门槛”。在这种潜意识驱动下,国产游戏的舆论生态也逐渐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二相性评判:不是“神作”,便是“烂作”。
如今的国产游戏圈,太习惯用一句话给一款作品盖棺定论。玩家要么顶礼膜拜、奔走相告,要么群起攻之、冷嘲热讽。这样激烈的语境,正在挤压那些还在探索和试错的中间型作品的生存空间。
可现实是,大多数游戏注定无法完美,也未必因此失败。《明末:渊虚之羽》首日收获了人气,也必须得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来自玩家的压力,它能否在未来几天扭转口碑的颓势,挽回玩家的掌声?已经成为最大的悬念和看点。
属于明末的今年夏天,为何去年黑猴的夏天不一样?GameLook看来,如果完全一样,那还能叫游戏圈么?这才是游戏人的真实人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7/57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