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大厂硕博占比高达1/3,日本专科天下!任天堂成”学历高地”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相较于互联网科技圈的其他行业,过去,游戏一直被认为准入门槛不高。但近两年,进入业内大厂往往需要985本科或硕士学历作为敲门砖,游戏公司招聘门槛正在肉眼可见地持续走高。
那么,高学历在如今的游戏圈到底重不重要呢?
近日,日本游戏产业分析师Papen通过调查2000-2023年日本游戏开发者信息发现:日本游戏公司倾向于避免雇佣高学历人才,一是因为起薪高,二是入职年龄大(日本社会更重视资历)等原因。
日本不同学历的起薪
在反向歧视高学历的日本社会,任天堂反而成为了最特立独行的那一位。
根据Papen数据:受调查的60名任天堂员工中,有21名是硕士或博士。他特别提到,一位工程学博士参与了 Switch 高清震动功能的开发。艺术类人才通常来自多摩美术大学或东京艺术大学等艺术院校,程序员则大多来自理工科系。相比之下,游戏设计师的教育背景更加多元化,没有明显的偏爱方向。
通常,高学历不代表高技能,新人入行同样需要经历长时间培养,高学历人才却需要更高的起薪,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公司更倾向于招聘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往往在美术、程序等方面拥有一定的技能,这也是游戏公司想要的人才。
从事游戏行业人才招聘和职业支持的日本公司Runway Agency曾在CEDEC 2025上透露,日本游戏行业的制作人学历中,专门学校(专科)毕业生占比很高,反映出游戏行业重视实践技能而非单纯的高学历、学术背景。
按照一般理论,作为娱乐内容产业的游戏,要想和新生代用户打成一片,往往需要年轻化团队。因此,高龄的高学历人才在日本游戏行业并不吃香。唯独任天堂这样的大厂“不信邪”,更愿意给他们一些机会。
众所周知,《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是由平均年龄较高的团队做出来的(有消息说40岁,也有消息说是55岁),但同样深受全球年轻玩家的喜爱。让GameLook想起姜文在《圆桌派》上的“暴论”: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都不是年轻人设计的。
当然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主机游戏开发可能需要高学历人才。但对于卷产能、卷精力的手游行业,可能真的需要一些更年轻的新鲜血液注入。
再来看看中国游戏行业现状:根据年初游鲨的数据,国内游戏从业者本科占绝大多数,为70%,硕士占18.5%、专科占9.7%、高中/中专和博士占比不足1%。
分公司来看,头部游戏大厂高学历现象则更为夸张,腾讯、网易、米哈游、莉莉丝、叠纸的员工学历占比与行业整体一致,但硕士占比略高于行业整体,专科占比低于行业整体。其中米哈游硕士员工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四家和整个行业,硕士博士占比高达40%。
根据完美世界2024年财报:该公司研发人员构成中,30 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由 44%提高至 54%,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由 76%提高至 80%,以更好地匹配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裁员方面,大专及以下减员最多,硕士减员比例最低,本科次之,低学历人员率先被筛掉。尽管都在说研究生数量过剩,但从完美世界的动作来看,公司动荡期会优先保留高学历研发人员,他们相对来说更容易得到一定的认可和优待。
这也说明了国内大厂的门槛越来越高,高学历人群更有机会获得offer,并在裁员潮中留下来。虽然目前多数公司仍然是由本科生主导,但仔细来看,大厂明显更青睐985、211、QS排名100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游鲨数据,腾网米莉叠这三类学校人员占比均在40%以上,明显高于行业整体。
关于“学历是不是进入游戏公司的敲门砖”这个问题,至少在任天堂等海外大厂以及国内头部游戏公司中,答案是肯定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