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都看不下去了!任天堂新注册两项美国专利,“以后还怎么做游戏?”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前几天,米哈游的新作《崩坏:因缘精灵》刚公布就在海外玩家社区引发了热议,令人无语的是,原因竟是游戏与任天堂一项正与《幻兽帕鲁》开发商诉讼中、且经过修订的“骑乘物平滑切换专利”存在相似。
事件的起因是任天堂起诉PocketPair侵权,但双方官司僵持不下,任天堂转而在美国接连申请了两项专利,分别是覆盖“召唤角色并令其与另一角色战斗”游戏机制的专利号12,403,397(“397专利”)和涉及“骑行物体的平滑切换”技术的专利号12,409,387(“387专利”)。
近日,这两项任天堂新获得的美国专利一经披露,又一次引发了国外玩家和法律界人士的热议。
原文地址:https://gamesfray.com/last-week-nintendo-and-the-pokemon-company-received-a-u-s-patent-on-summoning-a-character-and-letting-it-fight-another/
GameLook此前就曾在文章中提到过,尽管存在潜在的专利摩擦,但任天堂与米哈游之间的关系远比单纯的竞争或对抗复杂,双方诉讼的概率并不高。毕竟任天堂起诉帕鲁的原因主要是帕鲁太过“骑脸输出”,让任天堂为了面子和里子都不愿放过PocketPair。
只不过,对于非任天堂利益相关方而言,这两项看似寻常的设计,却在震惊了全球游戏圈,不少海外玩家在社区带着情绪表示:“如果这都被允许,那几乎所有怪物捕捉类游戏都将不复存在,这太荒谬了”。
当“角色召唤战斗”、“坐骑切换”这类基础玩法都能成为专利壁垒,开发者还能自由创作吗?
专利战火:从《幻兽帕鲁》到全行业担忧
作为东半球最强游戏法务,任天堂此次行动并非孤立事件。其矛头直指Pocketpair的爆款游戏《幻兽帕鲁》,该作因与宝可梦的视觉高度相似性已陷入长期诉讼。
只不过,新专利的杀伤力可能远超个案:《幻兽帕鲁》被迫“自断经脉”:在“387专利”授权前,Pocketpair已紧急删除游戏中受争议的坐骑切换功能。任天堂则同步修改其在日本的在审专利,新表述可能波及米哈游未上线的《崩坏:星核共鸣》及万代南梦宫新《数码宝贝》游戏。
“397”专利文件截图
更致命的“397专利”将“召唤角色战斗”这一RPG、策略类游戏通用设计纳入垄断范围,影响游戏作品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法律专家警示称,专利战本质是商业竞争工具。任天堂正通过专利壁垒压缩竞品生存空间,甚至阻断同类游戏开发路径。
专利局偏袒大厂,行业创新恐遭系统性扼杀
任天堂专利策略奏效的核心原因,在于专利审核机制的天然缺陷:
首先是现有技术(Prior Art)认定僵化:专利局主要检索过往专利文献,却忽视大量游戏实例。例如“角色召唤战斗”机制早在1990年代《最终幻想》、《精灵宝可梦》等作品中普及,但因未申请专利,无法成为无效依据。
“387”专利内容截图
其次是大厂资源优势碾压:任天堂拥有专业团队将成熟玩法“包装”成技术专利,而独立开发者无力承担漫长的专利异议程序。
第三,有可能导致日本“专利地雷”现象重演风险:日本游戏业曾因专利泛滥,迫使开发者投入大量法务成本“扫雷”。如今美国可能复刻这一困局,开发者未来或许需要预先筛查数百项专利才能确保安全。
在2024年USPTO授予的游戏机制专利中,73%来自索尼、微软、任天堂等巨头,中小厂商占比不足10%。意味着原本就挣扎求生的中小团队,未来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名为Mront的网友表示,“我们原则上需要版权/专利法与当前的版权/专利法实施存在一条界限,我们需要立即找到这条界线。”
专利垄断对于行业的创新有着诸多掣肘。
首先是创作自由度的萎缩。在任天堂这个案例中,如果你的游戏想要上线美国市场,就需要规避回合制战斗、角色技能切换等通用功能。考虑到大厂的法务资源充沛,还会导致“设计恐惧症”在行业内蔓延,因为哪怕能赢,也没有人愿意赌上全部身家跟任天堂打官司。
其次是可能滋生大量的“专利流氓”。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竞争优势的厂商可能通过授权诉讼牟利,或向第三方许可公司(专利流氓)转售专利。
其三是进一步挤压中小团队原本就不多的生存空间。随着专利陷阱增多,法务支出可能从业内普遍的5%增至15%甚至更高;受限于专利风险,很多实验性的玩法可能会被资本冷落。
结语
任天堂的专利布局是商业理性的选择,却暴露出游戏产业最脆弱的命门:当资本用法律武器圈占创意土壤时,行业繁荣的根基可能在松动。日本同行的经历证明,过度专利化的结局,是所有人戴着镣铐跳舞。
如今,美国专利局轻率盖下的印章,或将把全球游戏业拖入同一囚笼。
与美日等市场不同,中国的《专利法》界定明确,尤其是涉及游戏行业专利,往往只保护代码、美术、技术方案等方面的专利,不保护玩法规则与普世设计方法。
Gamelook认为,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法庭,而在行业共识。唯有守住玩法共享的底线,才能让下一个爆款,不至于胎死腹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9/57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