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腾讯出手了?《刺客信条》系列制作人“离职”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10月初,育碧宣布与腾讯联合推出的全新机构正式定名为Vantage Studios。这个规模达数千人的“创意工作室”将负责育碧《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及《彩虹六号》等核心IP的未来发展。而近日,一则微妙的人事变动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刺客信条》系列负责人马克 亚历克西斯 科特

据IGN报道,育碧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刺客信条》系列负责人马克 亚历克西斯 科特已离职。消息人士透露,马克 亚历克西斯 科特曾获邀加入Vantage Studios领导层,但最终拒绝了该职位,此举使得Vantage Studios联合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德伦尼斯公开表示对事态发展“深感失望”。种种迹象表明,育碧原本希望科特继续以某种领导身份留任,但双方在Vantage Studios的创建及《刺客信条》未来发展方向上存在分歧。

这位在育碧效力近二十年的老兵,于2005年以软件工程师身份加入育碧,首次参与该系列是在《刺客信条:兄弟会》中担任首席关卡设计师。随后他在《刺客信条3》中晋升为游戏总监,并继续主导了《刺客信条:黑旗》等系列口碑巅峰之作的开发。

在《刺客信条3》中,科特与其团队负责设计了旨在表现主角拉通哈给顿内心情感的“达文波特家园”任务线及其他特殊内容。此后,他还担任了《刺客信条III》DLC拓展内容的创意总监。

《刺客信条:影》

2022年9月,在《刺客信条》专场前瞻会上,科特作为核心人物,一口气公布了包括《刺客信条:代号红》(后定名《刺客信条:影》)、《刺客信条:代号女巫》与手游《刺客信条:代号玉》在内的多个新项目,同时确认了网飞真人剧集及手游的制作计划。同年,他在参与开发《刺客信条:影》的同时,开始全面执掌整个《刺客信条》系列,主导其长期战略规划。2024年5月以来,科特更以《刺客信条:影》制作人身份活跃于该作的宣传前线。

从商业表现来看,科特无疑是育碧工业化体系中的关键人物。在他参与或主导的作品中,《刺客信条:英灵殿》销量突破2000万份,《刺客信条:奥德赛》也达到千万级别,新作《刺客信条:幻景》发售不久即突破500万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据Alinea Analytics统计,到了《刺客信条:影》,实际销量目前仅约为240万套(全平台),远未延续《刺客信条:英灵殿》时期的辉煌,也反映出该系列在近年面临的增长疲软与市场接受度挑战。

Gamelook认为,马克-亚历克西·科特的离职并非完全是坏事。观察科特成为执行制作人后,《刺客信条》系列愈发呈现“罐头化”趋势,当然这不排除是公司高层的整体决策。这实际上反映了系列的深层次困境。与其说育碧遇到财报和公司业绩的低谷,不如说是几个支柱型IP未能继续创造奇迹。根本问题在于,支柱IP的用户群规模无法突破现有天花板,这是制约发展的核心难题。

《刺客信条》系列已演变为一种“配方化”生产——每个新作都是换一个历史切片,但核心玩法缺乏实质性突破。好听点来说是超级3A游戏,不好听那就是“换皮大师”。真正进步的是美术、资金投入和团队规模,但游戏本质的提升有限。

这种不断切换题材的模式,本应是为系列注入新用户的机会,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每一个题材就应该把用户盘子撑大一点,但《刺客信条》却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点到真正能带来用户爆发的关键题材。

《全面战争:三国》

最明显的战略失误是对中国市场的忽视。中国已是全球前三强的游戏市场,中国玩家在Steam上已展现出强大的消费能力,许多游戏的中国区销量占比能达到20%以上。如果《刺客信条》选择中国题材,这一比例无疑会更高。对比《全面战争:三国》的成功就能看出端倪——选择中国题材引爆了销量。而《刺客信条》选择日本题材,只是服务了系列老玩家,保持了新鲜感,却没有为游戏增加大量新用户。

育碧虽然最早进入加拿大和中国以降低研发成本,但在新IP开发上乏善可陈。育碧的市值目前只有几十亿欧元,远低于动视暴雪等竞争对手,但团队规模却接近万人,比许多规模更大的公司还要多。这意味着育碧存在大量低效的项目和工作室。

育碧错过了多个行业重要机遇,无论是吃鸡游戏热潮,还是服务型游戏的转型,甚至是手游的布局。而且,《刺客信条》的IP量级确实比《使命召唤》和《战地》要低,尽管知名度依然很高。

《渡神纪 芬尼斯崛起》

此外,育碧还经常分心于各种新项目,其中不少是其他公司成名作的拙劣模仿。比如模仿《塞尔达传说》的《渡神纪 芬尼斯崛起》项目最终失败,多个项目中途夭折。这种战略上的偏差,加上团队臃肿和低效,导致育碧陷入当前困境。

腾讯投资育碧的核心目的,是希望借助三大IP来重整旗鼓。科特的离开,肯定是在战略方向上存在明显不合。对育碧而言,接下来的关键是谁来接替科特挑起《刺客信条》这个大梁。毕竟这是育碧的招牌IP。科特挂职期间,至少玩家还能接受,但新人上任后,玩家会有什么反应?公司内部是否服气?这些都是潜在问题。

Vantage Studios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为《刺客信条》等核心IP找到新的突破口。无论是系列内部的创新,还是用户群的扩张,都需要全新的思路。多开《刺客信条》项目不一定是解决方案——如果没有大的突破,单纯增加产品数量反而会稀释IP价值。

科特的离职,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为《刺客信条》系列乃至育碧的整体战略带来了转折点。在3A游戏开发成本节节攀升、玩家要求日益提高的当下,育碧需要找到平衡创新与商业成功的新路径。否则,欧洲最大游戏厂商的地位,恐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10/58024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