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助攻!加拿大游戏公司激增至1628家,10年产值翻3倍、从业者近6万人

【GameLook专稿,禁止转载!】

GameLook报道/这几年,中国游戏出海已经完成了深度转型: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完成“后天出海”到“生而全球化”的飞跃。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越来越多大厂选择在海外通过自建团队、投资并购等方式打造自家海外工作室。

像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这样的游戏研发明星城市,本就背靠育碧、EA和索尼亚马逊等游戏界新老巨头,名声也愈发响亮,成为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国内公司建立海外工作室的落户必选。

加拿大蒙特利尔(图源:Pixabay)

网易可以说是国内公司在当地设立海外工作室的先驱:早在2019年7月就率先在蒙特利尔成立了工作室。两年后,腾讯天美也在蒙特利尔建立了一个以开放世界3A游戏为主要开发方向的工作室;2021年11月,米哈游也官宣在蒙特利尔建立百人级别的研发工作室——从侧面证明,加拿大在全球游戏产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Can)近期发布的报告,当地游戏产业收入规模十年间(2013年到2022年)增长250%:从20亿美元增至70亿美元。

当地游戏公司数量也从2013年的775 家增至2022年的1628家。该增长主要是由从事游戏开发(而非游戏发行)的公司,以及员工数不足5人的小型公司推动。

 截止2022年,加拿大游戏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到6万,相比十年前翻了一倍有余(116.2%);

2022 年,安大略省(638 家)的游戏公司数量最多,其次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426 家)和魁北克省(338 家)。

2022年,加拿大97.4%的游戏公司由当地人拥有,另有42家外资游戏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外资企业(通常指拥有20名及以上员工的较大企业)创造的收入超过本土企业,(40亿美元对30亿美元)。

具体来看,2022年,77.5%的加拿大游戏公司的员工规模少于五人,属于小型企业。报告将其归因为:

1.游戏开发资金相对较少,知名公司员工常常离职组建自己的工作室;

2.随着移动游戏和下载游戏的普及,小型工作室在行业也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3.随着商业游戏引擎、素材包和拖拽式技术的公开化,游戏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使得技术能力较弱的开发者也能进入市场。

再从年龄分布来看,加拿大游戏产业四分之一的从业者是女性。2013年至2021年,游戏行业的女性从业者比例从17.8%增长至24.5%;女性薪酬比例也从14.4%增长至20%——女性从业者占比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女性薪酬占比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当地越来越多海外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加拿大工作室也不例外。年初,运营近20年的加拿大工作室Hothead Games在宣布破产倒闭;腾讯80亿收购的Sumo旗下的外包工作室Atomhawk运营八年后也关闭了其加拿大分部。11月17日,网易刚刚宣布关闭在蒙特利尔设立的游戏工作室Bad Brain Game Studios。

不过,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结论,至少在2022年以前,加拿大游戏行业的工作室的倒闭情况“相对罕见”。2014年至2018年,加拿大游戏公司的进入率高于其他私营企业,但2019年至2021年则低于其他私营企业。此外,2014年至2021年,游戏公司的倒闭率也远低于其他私营企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11/58278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