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创造美好明天,游戏企业已成防沉迷第一道防线

GameLook报道/随社会发展网络普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愈发突出,民间不时掀起自发的讨论热议。由于对未成年人吸引力强,网游防沉迷向来又是民众密切关注的重点。过去,网游防沉迷依赖行业自律、用户自觉,虽有标杆企业做表率作用,但总体上发展并不均衡,更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

2019年11月5日,新华社报道,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提出了实行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游戏时段时长、规范付费服务、加强行业监管、探索适龄提示和积极引导家长、学校和社会力量等六大具体举措,制定了翔实规定。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一并要求各地各单位及相关企业统一认知,贯彻落实。

央视对《通知》的报道

《通知》的出台,是对《未成年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修订制定精神的学习贯彻,也是一直以来保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目标的延续,对于游戏行业,更意味着未来未成年网游防沉迷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防沉迷是一项持久战,企业自律与政策不谋而合

国内游戏市场发轫二十余年,与防沉迷的斗争也旷日持久、并非一朝一夕。早在12年前的端游时代,国内最早的游戏防沉迷系统已经上线,更早的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也通过《健康游戏忠告》倡导“适度游戏”。

进入全民普及的手游时代后,监管机构、民间组织、游戏企业在网游防沉迷上的探索动作也愈发频繁。

以政府层面为例,2016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并于2017初在国家法制办官网公示,向社会征求意见,商讨拟通过宵禁等方式应对沉迷问题。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又提出总量调控、适龄提示等方法,限制未成年人游戏使用时间。

加上当前处在“网络保护”“政府保护”拟写入《未成年保护法》的背景下,因此此次《通知》依据社会和网络游戏业发展现状,制定了严格且量化的标准,指向性明显,可操作性强。

如针对许多未成年人使用家长身份注册游戏账号、达到绕过防沉迷管理制度目的的行为,《通知》提出要实行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为保障未成年人日常学习、睡眠时间,以及与娱乐的比重,又规定每日22时至次日8时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且法定节假日游戏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

《通告》同样考虑到未成年人经济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特点,通过抽样调查从实际出发,规定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并分别对8至16周岁、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和每月充值金额做出明确限额。

同时,《通知》还对企业执行落实做出了直接要求。这一举措依然做到有的放矢,实际上在《通知》出台之前,以网易为代表的游戏企业就已经推出了相应的防沉迷系统,并与《通知》举措不谋而合。

防沉迷落实基础成熟,游戏厂商已成首道防线

如自2019年1月开始,网易全新升级未成年保护措施,实施未成年人晚9:30至次日早上8:30禁止登陆的“宵禁”规定,并按照年龄对未成年用户每日游戏时间进行差异化管理,以及包括升级强制用户实名登记等举措,为后续进一步保护措施做准备。

此外,家长孩子账号绑定,可实现分段禁玩的“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及App端的家长护航工具的推出,也与《通知》“积极引导家长、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举措异曲同工。

网易等游戏企业的防沉迷措施,与《通知》不谋而合的原因,和《通知》出台本身建立在行业现状、社会意见和企业防沉迷举措基础之上不无关系。

作为执行《通知》的主体之一,同时也是接触未成年人用户的第一道防线,游戏企业参与构筑防沉迷防线效果最为直接,这也是国家新闻出版署相关负责人提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原因。

在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问题上,相关负责人还提到,要“推动社会各界协同治理、有效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管共治”。

因此,在管理部门的监管之下,游戏企业的执行力度,将作为《通知》落实的基石之一,成为推动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网络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同样以网易为例,防沉迷措施升级后便获得显著效果。今年升级防沉迷系统后,旗下产品的未成年人游戏在线时长最高已经同比下降89%,不少游戏的时长下降幅度都达到了80%以上。

从企业侧看,《通知》已经具备较好的落实基础。加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制定工作推行,为各项工作具体展开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以及公安部身份识别系统的完善,为游戏厂商提供更加准确验证未成年人身份的帮助,相信都将为《通知》的贯彻落实提供有效助力。

联合社会力量,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全社会的未来。无论是《未成年保护法》的修订,还是相关政策的出台,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总能牵动无数家长的心,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游戏厂商践行网游防沉迷提出高要求。

但自《人民日报》2018年提出“防的是沉迷而非网游”以来,大众也认识到了治标的同时还需治本的重要性。因而,在限制与监管之外引入更加温情的方式,通过堵疏结合多角度考虑,也正在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多种思路和参考。

如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尝试将监督孩子游戏行为的主动权交给家长的同时,还成立了未成年人守护团队,在专业的亲子沟通指导下,协助家长对孩子健康游戏行为进行教育,打通家长、孩子之间的沟通渠道。同时还包括一个数据分析小组,专门密切关注未成年人消费等游戏行为,并针对异常行为迅速反应、主动尝试联系,了解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比如此前,在与一对父子的沟通中,网易未成年守护团队发现孩子喜欢游戏的诱因之一,在于家长工作繁忙。为此除坚持劝解外,网易未成年守护团队还为家长准备孩子喜爱球队的球衣,建议家长带孩子一起看球赛,通过这类一对一的耐心沟通与追踪,最终建立起了这对父子之间的相互理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事实上自1月升级家长关爱平台以来,近10个月时间网易未成年守护团队通过平台、专线电话,完成了接近5万次的一对一沟通疏导和协助。升级家长关爱平台的次月,沟通协助量便环比上涨336%,到10月份,沟通量依然在稳定提升,环比上升22%。

与此同时,网易还通过与学校合作,覆盖更多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场景。近期,网易游戏宣布开展覆盖20所学校的公益助学计划,为众多学子带去优质教育资源,此前也为云南腾冲的留守儿童建立起了一座希望小学,积极发挥企业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的更多作用。

结语

科技的发达、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迅速发展、剧烈变革的时代,未成年人也早已成为网络原住民。因此,全社会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无论政府、家长、学校,抑或是游戏企业均责无旁贷。只有全社会同心戮力,才能真正守护孩子健康成长,为未成年人,也为我们所有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19/11/374579

关注微信